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陈亮
[导读] 计算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必要过程,各种计算方法是学生完成数学学习的必要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质量,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教育管理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强化计算教学的要求,强调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这一点必须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帮助小学生改掉容易出现的错误,提高小学生的计算准确度,提高数学平均成绩。本文将重点分析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为提

陈亮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富溪镇中心学校
【摘要】计算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必要过程,各种计算方法是学生完成数学学习的必要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质量,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教育管理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强化计算教学的要求,强调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这一点必须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帮助小学生改掉容易出现的错误,提高小学生的计算准确度,提高数学平均成绩。本文将重点分析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为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81-0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的数学也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不断地探求一些创新的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为全面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一、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从小学到高中,甚至是部分大学课程都有数学这门课的身影。作为一门应用类学科,数学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通过计算、推理运算和概括总结能有效的掌握自然科学规律和社会现象。而学习数学的基础便是对数据的正确计算,如果将数学比作高塔,那么计算就是塔上的基石,想要攀登数学这座高塔,自然也就要重视脚下的每一块基石。不重视计算空谈数学这是不可能的。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规定“学生要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针对各类计算进行多次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运算法,灵活运用。小学数学的教学计划主要围绕加减乘除展开,例如较低年级以两位简单整数运算为主而较高年级则加入了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除此之外还会加入空间图形、概率等与计算密切联系的版块。而在小学阶段苦练计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为以后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还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逻辑分析能力。科学研究表明,6至12岁的儿童正是逻辑思维的形成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逻辑计算训练可以更好的开发儿童大脑,对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严谨的学习态度都起到重要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一)深入研究和分析教材
        数学教材是小学数学展开的必要基础和前提,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来展开。所以,若想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则需要教师对教材能够充分的研究 ,精准的把握。在对教材进行研究和分析时,首先是对教材的知识体系、 有所研究,理清知识点的体系,并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探究和理解,结合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来思考教学方法。


在深析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学理念,来对计算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除此之外,还应当结合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充分对教材中可发掘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把握,对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猜想,并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能够对教材中涉及的练习内容和题型进行细致的研究,充分发挥练习题的作用,来强化对学生算法的训练。
        (二)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比较严肃的,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导致学生提不起对学习的热情,无法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教学,是计算教学更加生活化、简单化,增加学生计算的动力。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它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内在驱动力。在良好的情境教学中,能够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加减计算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超市购物的情境,促进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和使用。在情境中学会利用对钱币进行计算落实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有效促进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三)加强数学计算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其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运用到数学计算,教师如果可以合理地提取出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模拟生活问题让学生解决,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因为这些问题是生活中的问题也能让学生更有亲切感,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此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素质教学的主要要求,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学中的教学难点转变得比较容易解决。比如,简单来讲,在生活中购买东西的计算是谁都会用到的,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情境模拟了,由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上课之前准备一定数量的教学工具,在课堂上模拟购买纸本的环节,提出“1个本3元,买3个本需要多少钱?”的实际问题,这样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思考。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提高计算教学的质量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计算效率的提高,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士民,陈艳秋.培养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2(02):104-106.
[2]吕艳雯.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刍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方法[J].考试周刊,2021(49):61-62.
[3]李娜.巧用生活素材  让数学课堂更高效[J].小学生(下旬刊),2021(06):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