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琳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加广泛,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BIM 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不可忽视的新技术。特别是在大型复杂的公建项目设计中,管线综合深化设计一直是机电设备
设计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设备管线繁多,布局复杂,安装空间有限,为了达到合理布置管线和提高设计效率的目的,突破传统二维设计,引入 BIM 技术,成了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研究了BIM 技术在深化设计应用中的优势,并从创建项目样板、链接模型和、机电布置原则、碰撞检查、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BIM 的机电深化设计流程与方法。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安装;深化设计;
1引言
深化设计是进行项目优化的一种设计手段。它是施工方在原有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对各个专业的设计图纸进行更准确的细化、补充和完善,结合本项目的技术协议和相关区域的地区规范,对整个工程各专业设计图纸进行汇总、协同、修订与校核,加以审查,使现场与设计图纸始终保持一致,能够实时指导与改进现场的施工状况。深化设计作为设计环节的重要分支,能够有效解决原有施工图的不足,减少设计环节出现的漏洞,避免施工图与施工现场出现冲突,使施工图的设计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深化设计分为专业工程深化设计和综合性深化设计两部分。专业工程深化设计的内容是指:承包单位在土建结构、钢结构、幕墙、机电等各专业的原设计图纸上,按原设计要求进行的二次设计,包括完善施工细节、更改设计冲突、优化施工图等;综合性深化设计是指利用协同设计对各专业深化设计初步成果进行集成、协调、修订与校核,保证各专业间沟通配合到位,保持步调一致。在机电专业深化设计中管线布置综合是重点也是难点,管线综合主要是指将机电相关专业施工图中的管线布置综合在一起,发现其中存在的交叉碰撞点或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按照施工规范和管道避让的一般原则调整管道线路,实现避让。管线布置的要点在于通过改变管线排列顺序,调整布局,不改变原有材料、规格及使用功能,使之布置更加合理并具有实施性。
2创建项目样板
创建新项目的第一步是创建项目样板,项目样板包括Revit视图样板、已载入的 Revit族、已定义的设置(如单位、填充样式、线样式、线宽、视图比例等)和几何图形。Revit软件中自带若干样板,可供使用者选用。当自带样板不满足需求时,也可以创建自定义样。板,以满足特定的需要和标准。
项目样板的文件扩展名为“.RTE”,样板相当于是一个模板,在样板中预先设置一些项目中通用的设置,比如样板里面可以预先载入些族、符号线、标注符号等。设置后另存新的样板,可供以后项目使用,基于该样板新建的项目,不再需要重复修改参数设置。样板只是提供一个模板,里面没有任何图元,是一个空的项目。注意:每个项目都需要建立在样板上,只是根据不同项目类型,可以基于不同的样板,选择最恰当的反映规程和目的的样板。
3. 链接模型
机电建模是基于建筑结构模型之上的,因此新项目展开的第一步就是载入建筑和结构的模型。在新建好的项目功能栏中选择“插入”→“链接模型”,选择需要链接的 Revit模型,指定定位方式选择“自动-原点到原点”,模型插入完成后,用“复制/监视”功能监视链接模型中被选中的图元及参数的修改,以保证当面的项目的模型与链接模型的一致性。我们还需要对链接的模型做一定的处理:
(1)设置图元的可见性,隐去我们不需要的一些图元,比如“家具”“车位”“装饰”等与机电无关的图元,使图面更加清晰也减少计算机的运行负担。
(2)复制监视轴网标高。“复制/监视”功能其实是“复制”工具和“监视”工具的合称。“复制”指将链接模型中的图元复制到当前项目中,“监视”指在复制图元和原始图元之间建立关系并进行监视,如原始图元发生变动,再次打开当前项目或重新载入链接。模型时系统会自动发出一条警告消息,设计者就能及时知悉并进行相应的修改。机电设计基于建筑模型,在机电设计中我们需要复制和监视建筑链接模型中的轴网和标高,以保证后期的机电模型与建筑模型的吻合性。
4. 机电布置原则
机电布置要求主要基于几项原则:符合规范和安全标准原则、施工难度最小原则、施工成本最小原则和空间利用率最大原则。
(1)避让原则;小管避让大管,小管道造价低,施工难度低,翻弯避让较简单易实现。大管如空调通风管道,排水管道,排烟管道,截面大、直径大,需要占据的空间较大,路线不易改动,翻弯避让的成本也较高。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无压管道都靠重力排水,因此安装时管道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才能实现重力排水的要求,而有压管道靠压力实现排水,只需水平安装,翻弯避让也不影响排水效果,所以在与有压管道交叉时,有压管道应避让。
(2)标高布置;各专业尽量贴梁水平安装,管线较多处优先布置大管(风管)和尽量不翻弯的管道,对于梁位较低的区域,优先保证占空间最大的管线层的排布,其他管线通过水平调整来避让,或采用在梁间向上翻弯的方法布置,以保证下方空间。
(3)净高控制;车库区净高一般控制在 2300mm 以上,因此梁下仅存在 400~500mm 的空间,管线综合排布时首先让占空间最多的风管单层能满足净高要求。即风管高度不得超过 400mm,风管下部不得再布置其他管线,如有需要下翻的喷头及短管需保证控制在 150mm以内。
5. 碰撞检查
Revit 软件自带“碰撞检查”功能,可以根据选择进行专业内(当前项目模型)的碰撞检查或双专业(当前项目模型与链接项目模型)的碰撞检查,根据其检测完成的冲突报告,便可在模型内对管线进行修改。具体功能实现方法介绍如下:
单击功能区面板“协作”→“碰撞检查”→“运行碰撞检查”来到“碰撞检查”界面,左边栏为当前项目,右边选择你想检查与当前项目碰撞情况的专业,比如暖通专业。再勾选需要参与碰撞检查的图元类别,注意没有必要全选,只选需要的,可降低计算机的运行负担。
检测完成后弹出“冲突报告”,哪两个图元碰撞了会详细的列出来,可以选中文字,单机“显示”,该图元就会在视图中高亮,就能快速找到碰撞点进行修改。也可以导出完整的冲突报告,根据报道中的ID 也可以快速查找到碰撞图元。修改完碰撞后再次检测直到系统检测结果显示为“未检测到冲突”。
6.结束语
在大型复杂的公建项目设计中,管线综合深化设计一直是机电设备设计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设备管线繁多,布局复杂,安装空间有限,为了达到合理布置管线和提高设计效率的目的,突破传统二维设计,引入 BIM 技术,成了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研究了BIM 技术在深化设计应用中的优势,并从创建项目样板、链接模型和、机电布置原则、碰撞检查、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BIM 的机电深化设计流程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陈远.基于 BIM 的深化设计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12-16.
[2]张同波.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的部分设计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施工技术,2011,01:41-47.
[3]陈日辉.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深化设计的组织与实施[J].广州建筑,2010,01:28-30.
[4]杨科,康登泽,车传波,徐鹏.基于 BIM 的碰撞检查在协同设计中的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5(04):71-75+98.
作者:杨晓琳,身份证号:5110271980062485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