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受椿
南宁市青秀区消防救援大队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物建造规模的不断壮大,火灾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大,安全隐患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的日常的生活与健康。由于高层建筑物自身的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建筑内部人员流量大,在遇到突发的火灾事故时加大了对人员的安全疏散难度,再加上高等建筑的幕墙过多、杂物储存量大,当发生火灾事故时火势与烟雾的扩散渠道更多,蔓延速度极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因此,只有全面做好高层建筑的安全防范措施,才能够有效保证火灾事故发生能够将火情控制住,最大限度的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针对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对策展开深层的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疏散逃生;灭火救援;解决对策
一、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重要策略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要科学合理的消防电梯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建设时,专门设计了具有各种功能的电梯。通常情况下,消防电梯在正常工作时用于日常的客运。当发生火灾时,消防电梯则被用于逃离的运输作用,为消防工作人员灭火救援专门使用。与其他电梯相比较,消防电梯的体内容量相对较大,电梯承载重量要高一些,以期能够为消防工作人员与相关消防设备的载运,有效达到及时、快速的灭火救援目的。另外,消防电梯在设计过程中将消防电梯的层降使用双回路电线供电形式[1]。由于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控制,消防电梯中专门安装了消防控制室相联系的专用电话设备;安装的天线设备还能够达到运用手机进行通话的效果,有效达到在消防电梯内就能够手动操作到达任意的楼层,最大限度的保证消防电梯对快速救援的积极作用。最后,为了有效确保消防电梯在火灾事故中的安全使用,需要将消防电梯的运行电缆与开关控制设置成为具有防水性与防火性的双重功能,有效增强在火势较大时的安全保障。
(二)增加辅助安全疏散设施,有效保证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与便捷性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员疏散效率。对于高层建筑的人员疏散与灭火救援工作,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适当地根据实际的救援需要有效增加辅助疏散设施,为保证人们能够安全、及时的撤离火灾现场、快速逃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除了建设一部分必要的疏散楼梯间之外,还需要增设一些相对应的辅助安全疏散设施,比如在疏散口安置一些救生软梯、救生绳、升降器等,尽可能地借助于这些构造简单、易于安装、操作方便的辅助安全设施减少与杜绝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2]。同时,还可以在高层建筑物内部设置一些标志牌,夜光感应器等,让人们能够在大火弥漫的环境下也能够看到具体的安全与疏散出口通道,协助高层建筑物内的人们能够及时、快速的逃生。
(三)确保走道疏散安全
科学、合理的组织人们疏散,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们能够按照安全走到进行疏散。通常情况下,逃离人员在进入到走道后,需要对逃离路线与楼梯间进行全面的巡视,有效保证自己能够顺利的奔向防烟楼梯间与楼梯间。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减少人员疏散时间,可以在疏散路线中采取双向疏散路线,通过设定最短的疏散线路,有效保证人员能够快速的离开火灾现场,到达安全地带[3]。同时,通过放置较为明显的照明灯与指示灯,指引人们等狗安全正确的疏散通道出走烟雾中。总之,通过放置醒目的标志有效发挥出走到疏散安全的及时撤离作用,确保高层建筑的人们都能够安全的撤离。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烟雾温度的不断降低,厌恶的能见度不断增大,相关消防管理人员应该组织人们进行伏地爬行,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带领人们有秩序、安全的离开火灾现场。
二、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主要对策
(一)增强消防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强化消防设施的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安全防御意识不断增强。针对高层建筑的整体建筑特点,需要不断特斯恒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责任意识,有效借助于现代化的消防灭火救援新理念、新方法与新技能保证在第一时间能够发现火情,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火灾的扑救。
针对高层公共建筑的特点,单位内部人员还需要组建专门的义务消防组织,设定专门的部门与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有效解决人员密集不统一等问题,为全面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预防与监督工作做好宣传工作,全面、系统的提升高层建筑内部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成立专门的消防小组,针对不同公司、不同组织的实际情况,有效针对性的建立多个联合机构,有效扩大与延伸建筑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消防基础知识学习与培训的范围,有效增强组织人员的消防能力,保证高层建筑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在遇到火灾突发情况时能够充分发挥高层建筑单位内部人员以及消防设备的积极作用,掌握一定的防火理论知识与灭火实战经验,以便能够组织与带领人们及时有序的离开火灾现场、快速逃生[4]。另外,要加强对日常工程的安全检查与监督,尤其是高层建筑内部使用的消防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有效避免消防仪器设备出现损坏或者过期的现象。与此同时,还需要及时的打开消防火灾应急通道进行检查,以便能够更加全面的查看与掌握疏散道标识的基本情况,以便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日程工作中能够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进行火情的及时扑救,将火灾情况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二)加强对消防员的灭火作战计划训练,不断提升消防员的专业业务水平
想要增强对高层建筑物的灭火救援水平,就需要全面了解与分析高层建筑物的实用价值与建筑内部结构,消防人员需要做好日常的安全排查工作,增加防火、灭火的日常训练形式与具体内容,不断提升消防人员的灭火救援能力与工作应对能力。在此过程中,专业的消防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高层建筑单位的内部进行实际情况的打探,达到对高层建筑物内部结构、周边环境、消防设备、平面布局的整体掌握。以便能够全面的了解救援灭火过程中疏散通道的具体方位以及消防设备的具体摆放位置等,形成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火灾救援方案,将容易引起火灾的关键部位以及不同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的特点等彻底摸清楚,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最佳的火灾扑救方案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另外,要做好灭火作战计划的演练工作。根据掌握的实际火灾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及时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灭火作战计划,进行反复演练,为全面增强消防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提升执勤工作人员的工作耐心与工作强度训练奠定及时的基础。灭火实战训练作为灭火作战计划的重要模拟应用,通过以假乱真的消防演练方式,有效实现消防指挥工作人员将灭火作战方案转变为实际单个消防人员的实践行动,达到了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效果。同时,通过魅惑演练还能够不断完善与优化灭火作战方案,将灭火计划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正,为构建更加完善、系统的高层建筑灭火作战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明确火灾的主攻方向与分割保护措施、信息十足的完成灭火救援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保障火灾现场的水源与水压,有效满足火灾现场的用水量
与其他建筑工程的灭火救援不同,高层建筑物自身建筑结构的复杂性、人员密集的难以疏散性以及建筑高度,使得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需要具备足够的水源[5]。因此,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需要消防设备及时、不间断地提供消防水源,最大限度的保障火灾现场救援过程中所需要的水量与水压,以便能够就地取材,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灭火救援,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建筑物的火情控制住,将风险降到最低值。一方面,高层建筑要保证消防水源的供应,坚持就近原则,有效保证消防车能够就地取材,尽可能地避免消防车取水时出现间断或者供水不足的情况出现,有效助力消防救援效率与灭火质量。另一方面,要保证在消防车获取足够水源的基础上,增加高层建筑的水压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高层建筑的水压不足会严重影响火灾救援效果。良好的水压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泵压,为正常使用消防水枪提供可靠的保证。
结语: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频频出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诸多的不利与困扰,严重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心健康发展。社会各阶层需要加强对火灾安全事故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隐患意识,嘉庆警觉,有效利用科学、合理的逃生手段玉兔精达到快速撤离火灾现场的目的,为全面消除火灾隐患、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创造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闫超. 高层建筑火灾人员安全疏散仿真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20.
[2]李威. 唐山市大型综合体建筑消防管理能力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20.
[3]徐学军. 压缩空气泡沫管网输运特性及其在超高层建筑中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
[4]高晓童. 高层建筑火灾中动态空间信息的远程交互模式对寻路决策影响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
[5]李昱洁. 高校公寓应急疏散规律及消防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