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桥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一一大队 湖南省岳阳市 414100
摘要:金作为世界通用的贵重金属,其物理特性中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加工后表面会呈现十分亮丽的光泽。而且其化学性质十分稳定,被作为货币流传已经有千年历史,而且还被应用于陶瓷、贵重工艺品、科研、制造等多个领域。虽然金矿资源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储备量,但是由于其分布十分广泛,环境复杂,开采效率低。因此也需要相关的勘查单位深入分析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明确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来提升勘查效率。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
金矿作为贵金属矿产,具有稳定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金价也在不断波动,对于国内的经济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针对国内对金矿的开发应用,必须要深入研究探索,不断扩大我国的金矿资源储备量,保证在国际经济中的稳定地位。
1.我国金矿资源的分布特点
根据我国地质学勘探机构的分析汇报表明,国内的金矿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已经探明的金矿目前已经超过了一千个市县地区。从大地图分布,国内的金矿资源多数都处于东部和中部区域。以黄金产量来看,我国主要的几个黄金出产省,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的金矿资源储量已经占据了全国黄金储量的40%以上。
根据传统金矿地质勘察经验来看,金矿成矿的作用,对于岩性来说并没有选择性特征,岩石多样性在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就能体现出来,而且对矿床线性结构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所以地质勘查单位还需要对岩石构造仔细探究。现阶段的金矿勘查工作中,发现金矿床的情况下,通常都是呈现韧性剪切带中,而且都是在中心部位。
虽然我国地质黄金储量较大,但是整体分布较为分散,几乎各个省份都有出现一定的金矿资源。受到各个省市区域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这些分散的黄金资源,致使开采效率不高、开采难度较大。尤其目前国内的金矿勘探技术还有所局限,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因此在开展金矿勘查的工作期间,金矿的寻找效率不高,尤其在我国的西部区域,地质环境、气候海拔等因素都导致勘探和开采的工作难以高效开展。
2.金矿的地质特点
下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湖南某金矿进行地质特点的分析。矿区位置主要分布在泪罗江的中南部区域,丘陵地形,最低海拔80m,最高海拔180m,切削深度在50m到75m左右,属于中等切削地势。观察该地区地表的水系统,其发育程度较为良好。
(1)地层。1)属于第四系,该区域主要是包含了残积、坡积以及冲积物。而构成这类冲积物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砂、砾、岩、土等。
(2)原组第三段性质分析。该矿区主要是呈现往东北方向。分析地区岩性,主要呈现为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地带性砂质板岩等。依据岩性迥异情况,再将其划分为两类。1)第一岩性段。内部厚层带状砂质岩,突显灰绿色。砂岩厚度约30米左右。2)第二岩性段。地区平均厚度240m,构成性质为砂质板岩、粉砂质板岩。
(3)原组第一段性质分析。区域岩性由变质石英砂岩、含粉砂质板岩等,种类较多,标志性特征为变质粉砂岩、细砂岩等。而根据岩性不同,又将其分为六段。1)第二段。上部由青灰色粉砂质岩石板岩构成,下部由粉质板岩、砂质板岩构成。2)第三段。南部露出段和中部的岩性主要由变质砂岩组成。西部段由砂质板层构成,大约厚度为38m-339m。3)第四段。粉砂质板岩、粗砂质板岩构成上部岩段,中部呈现粉砂质板岩,下部呈现粉砂质板岩,多为石英粉砂。4)第五段。上部呈现灰色,下部呈现青灰色。由灰色砂质板岩和变质细砂构成。5)第六段。厚层石板厚度在青灰色中,深度约180m-400m。
(4)找矿方向。1)矿床的成因分析和控矿因素分析。
依靠矿化作用、矿物组成和石英脉呈现的关系影响。金矿的形成往往会出现多期次,热液出现也会呈现叠加现象。矿床主要是分为四个成矿阶段。第一个阶段会呈现石英白云石阶段。形成白色的石英块,形状大小各异,会随着时间发生大小变化。如白云石、方解石等,开采价值不高;第二阶段是石英黄铁矿阶段。含金石英脉对第一期石英脉的切割,导致这阶段破碎程度高,而且会出现角砾岩,石英也会出现高度化的结晶。硫化物为黄铁矿。第三阶段出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期的重要阶段,此时网状石英脉初选断层破碎带,出现大量硫、多数黄铁矿,还会出现黄铜矿。第四阶段为厚层块石英脉,呈现白色厚片状态,出现少量方解石、黄铁矿。
(5)找矿标志。由于这一地段发展程度高,粉砂质板岩、砂质板岩、变质砂岩同时存在。根据形成来进行分析,西北方向可能会出现发展程度更高的断裂带,结构也会产生变化。分界线破碎带易于发现。表层出现的断层和破碎带,颜色呈现枣红色,分析成分为褐铁矿。平行于主断裂有石英脉,沿节理裂隙面适应细脉会有不断的填充。
3.探寻金矿基本方法
3.1观察寻找石英脉、硅化带
关注此类岩性,主要是因为金矿出现与硅化呈现不可分割的关系。硅质体中如果含金,那么其外表大致会呈现出烟灰色状。从化学原理分析,硅质体中如果含金,那么其中多少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但是因为硫化物本身十分细小,所以会使得石英呈现出烟灰色状态。
3.2勘查断裂构造带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韧性剪切带。因为金矿的出现都会与断裂有关联。勘查时尤其要关注的地方是,对于糜棱岩、砂糖状的石英岩等,都会出现富金矿体。
3.3注意褐红色、褐黄色类的残坡积物
这些岩性不仅本身可以成为一种铁帽型、红土型的金矿,还可以根据这些特性的延伸来发现原生金矿的线索。
3.4关注金矿化的因素
除去十分明显的硅化外,还可能会出现铁方解石化、铁白云石化、冰长石化等特点。(1)重点关注以下超基性岩、碱性岩、偏碱性的花岗岩、碳硅泥质岩等性质的断裂破碎带。(2)还可以通过河流重砂、沟系次生晕等化探方法。以金找金的方法是现在较为常用的探寻金矿的方法。(3)还有通过利用一些与金相关的指示性元素来观察分析金矿位置,比如发现有砷、铅、汞、锌、铜等元素,通过这种异常的元素组合来发现金矿。
3.5砂金找矿法
常用的砂金找矿方法有:地貌地质分析、自然重砂法、工程重砂法、旧采调查等。其中一些方法是通过采集土质样本,然后分析是否含有砂金,同时也可以判断其是否会呈现较大面积的成矿。地貌地质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分析评价方式、成矿条件、环境、沉积物等方法,属于利用技术和条件分析来间接性的找矿。
4.结语
由于我国金矿资源的分布特性,金矿的地质勘查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必须要利用科学化的方式来进行探查。找矿前需要规划好方案和找矿方向,积极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经验方式来进行探查判断,以此来提升金矿资源的勘查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万全.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05):99-100.
[2]武帅,张伟.我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J].南方农机, 2019(18):234-234.
[3]冯玉勇.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2):226-227.
[4]蒙正勇,张进富,林碧海等.湖南九峰山金矿点地质特征分析及找矿方向[J].国土资源导刊,2016(01):39-43.
[5]崔昱竹,赵毓超,王丹.浅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 2017(20):253+255.
[6]刘万龙.某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8(01):33-34.
[7]曾乐,黄志飚,徐美玲.湖南省双家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2017(10):99-100.
[8]卢玉杰.湖南龙王山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探讨[J].矿产与地质, 2020(03):408-414.
[9]杨亮,刘晓敏.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县强盗坪矿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65+67.
作者简介:乔桥(1987.08),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勘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