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耀旭
上海诺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203
摘要:为了切实解决好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问题,本文以工业废水处理作为本次研究重点,文章通过对江西省某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然后对工艺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提标改造工艺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工业实现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废水;危害因素;控制
1研究样本介绍
结合江西省某工业园区废水处理事件进行课题研究分析,对该厂处理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此工厂位于城北,主要以食品加工、机电冶金、香料化工以及轻工纺织为主。目前工厂生产主要在I、II、III3个工业园区,其中在II区道路两旁主要为污染比较小的工业;III区在城北,主要是香精香料生产产区。由于园区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污水排量也相应增加了许多,一线的污水处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运行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对化工污水处理工作进行提标改造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该污水处理厂是在2016年正式开始运营的,主要工作是对园区中的香料、化工与纺织等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日处理量达到0.5万立方米,其处理工艺是物化与生化共同组成的复式处理法。其中物化段所应用的工艺为调节池+混凝沉淀,而生化段采用的工艺是UASB+A/O+BAF池,在出厂前利用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消毒。
2工艺运行状况
工业园区排出的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到污水处理厂后,首先进行的是初级处理,在钢格栅的作用下将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出去;然后再利用潜污泵将其转至调节池以此来实现对水质水量的有效调节,等到合格后排至初沉池在厌氧的情况下进行水解酸化,此时会大大提升其可生化性;然后污水会进入A/O池,在厌氧情况下完成脱磷除氮,而在好氧阶段将大部分有机物进行去除;随后再二沉池实现水、泥分离,分离出来的水排至BAF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完成更深层次的处理;在经过二次生化处理以及过滤后,TP、TN以及SS会得到更深层次的去除,最终流入消毒接触池,达标后排到沟渠中[1]。
参照该处理厂调度平台给出的有效数据,该厂区在2020年1月~12月日均污水处理数量大约是0.34万立方米。在去年一年当中,进水量比较平稳,对负荷进行处理的大部分时间保持在67%上下,与设定数值0.5万m3/d还有一定距离,但是随着污水管网建造与管理能力的不断加强,及雨污分流的执行,进水的水质浓度会得到改善,水量也每月增加,并且呈逐步提高的趋势。该厂2020年1月至12月日均实际进水量如表1所示。
.png)
3提标改造工艺的实施效果分析
3.1提标改造调试方案
该厂计划在生化工艺环节添加粉末性质的活性炭作为菌种载体,添加ECM复合菌作为生物主体,同时添加生物强化发酵链,在此种条件下为此厂污染物分解提供菌种,对废水处理效率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2]。从而减少改建过程中的土建工程成本以及设备投入;计划在二沉池新建一套BAF系统及吸附(含再生系统),此系统能够有效提高BAF处理效率,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以及稳定出水。
污水处理流程介绍:(1)原处理流程是预处理+UASB+A/O生化+BAF+消毒;(2)给现有的UASB池添加补水装置与填料,增强厌氧水解性能,提升其可生化性;同时还需要加装穿孔曝气管以及组合填料,增加出水沉淀池。(3)在现有的I池中增加ECM-410优势菌种、载体;以此来实现现有生物单元对有机物与氨氮等的去除处理水平;同时创建与之相符的生物强化发酵生产单元,实现给生化池不断提供优势菌剂的作用;(4)为了使得BAF处于正常稳定运作状态,在进入新增BAF曝气生物滤池模块之前,设定一组具有一体化工程的净水器,并加设加药系统,便于去除总磷;对BAF滤池投入ECM-210滤料,其优势微生物群可以附在滤料上一同参与生化降解和吸附工作。BAF反应包括碳氧化、硝化以及反硝化部分。(5)建设一座清水池,便于对BAF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清水反洗,其废水在流入调节池。
3.2污泥处理效果改造前后对比
针对污泥处理能力这方面,未经改造前污泥工艺对氨氮、总氮等得耐受力严重受限,不能对高氨氮、高盐以及高总氮的废水污泥进行处理。改造后,污泥工艺得到了有效提升,解除了对上述废水污泥的处理闲置。关于污泥含水率方面,原来只能控制到80%以下,但是经过多次实践运营,伴随工业园区不断发展进步,进水浓度常常会超过设定值,可生化差值较大且具有波动性,同时抗冲击负荷能力不足。改造后通过利用叠螺浓缩机对其进行处理以及低温干化处理后,污泥含水率可控制到60%以下,较之改造前,污泥外运量至少减少了70%及以上[3]。在关于工艺运行方面,其运行与维护起来会被带式压滤机更加困难。在污泥脱水干化过程中使用的是全自动集成控制,真正达到了进料、真空干化以及出料等所有程序的自动运转,系统结构比较简单,且便于操作,工作状态下不需要人为进行干涉,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工需求,系统还安设了故障报警与紧急停止装置,加强对人员安全的保护。
3.3改造后除臭设施现场运行效果
一般情况下,厂区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对气味的控制。首先:在气味形成以及排放的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由于化合物已经存在待处理的废水中,所以很难对其进行预防。一旦预防工作不到位,同时又必须要降低有害物排放量,就必须引进气味处理技术。其次,可以利用在管道端口对安装除臭系统的方式实现对恶臭化合物的清除:制定科学高效的除臭解决方案,加大资金成本投入。或者对筛分装置或者沉砂池定期进行清理。本除臭方案所涉及到的除臭工艺是生物土壤滤池法。除臭对象为粗格栅与调节池等气味,待气味收集到一起后对其进行统一处理。完成处理后的气体需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排放要求方可进行排放[4]。
4结束语
总之,要想实现对影响工业废水处理的有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要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重视,并且在对其中设计到的流程和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同时还要对社会上的一些反响以及时事热点进行有效收集,对待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从而达到对工业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的目的,为工业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谢霞.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2):87-88.
[2]张统,李志颖,董春宏,周振.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J].给水排水,2020,56(10):1-3+18.
[3]赖长邈,孟庆杰.人工湿地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进展综述[J].环境科学导刊,2018,37(05):75-83.
[4]陈建昌.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J].化工管理,2018(36):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