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类新闻报道的有关思考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张峰
[导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就是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战略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当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峰
        13068219830627****      100028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就是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战略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当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媒体报道关于乡村振兴类新闻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媒体在乡村振兴中的报道中,还存在着报道方向的偏差,虽然许多人都能为乡村振兴的新闻报道点赞,但是却不能在该类战略上做出实效,遍布网络平台的乡村振兴类新闻报道,却无法走入人们的心中。本文主要结合乡村振兴类新闻报道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希望能为乡村振兴类新闻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推动全社会关心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新闻报道;相关问题;探索。
        乡村振兴类战略是在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当中做出的全面部署,这个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当中,媒体报道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通过媒体报道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乡村振兴。媒体报道也是营造乡村振兴良好舆论氛围的主力军,可以让全社会人民关心支持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类题材报道的类型
        对乡村振兴为题材的报道,主要通过新闻报道或者新闻评论的方式进行。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在进行乡村振兴类题材的报道中,主要凸显和介绍各地乡村振兴的政治措施,以实现全民富裕的总目标。在报道过程当中饮用好经验,好做法和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案例,一次次讲述乡村人民的创业故事,歌颂扶贫攻坚积极分子和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基层,人民宣传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典范,在人们观看新闻报道过程当中可以认识到农业的发展前景。而对于一些破坏环境,扰乱生态平衡的错误范例,及时进行批评。
        二、媒体在乡村振兴类题材报道中出现的问题
        (一)新闻编辑的编辑方向出现偏差
        有一些记者在进行乡村振兴的报道编辑时,由于未能准确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导致在主题编辑时不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报道,未能了解乡村振兴的全貌和本质。因此在进行乡村振兴类题材的新闻撰写过程中,编辑工作者不能抓住主要题干,而是关注于表面。将一些地方的乡村振兴浮于表面,报道标志性建筑建设对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案例进行大肆批评,使得新闻报道在实际过程当中只重表面而不重内里,这就让大部分社会人士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出现偏差和误解。
        (二)新闻内容未能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进行乡村振兴的新闻报道过程当中,相关的内容不能直达人心,导致许多人是在观看乡村振兴类新闻时感叹于乡村人的艰苦奋斗却不能做出行动。这就会使得新闻播报未能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媒体不能在时政新闻栏中,通过正面报道的方式为主进行选题,一些记者在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编辑过程当中,只是歌颂乡村人的行动,播报乡村振兴的成效,却没有对乡村振兴中出现的问题真实播报,不能找出乡村振兴过程当中的病因,没有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1]。


        (三)新闻表现形式单一
        目前许多地方新闻媒体在对乡村振兴类新闻进行编辑时,表现的形式过于单一,这就使得一些人世在观看新闻报道时只能进入耳朵而不能入心。新闻编辑者在编辑过程当中。不善于用眼观察,用心感受,而是用比较专业的术语将乡村振兴的内容编辑出来,让人们对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理解不透彻。有些记者在播报乡村振兴类题材时,使用模板将一些人物刻画的呆板,缺乏有温度接地气的新闻报道语言。此外在播报过程当中,记者没有设身处地的去体验农民的艰辛劳作,比如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一些编辑工作人员在编辑过程当中是将农民的工作内容撰写出来,语言用词过于专业,呈现出来的新闻内容也缺乏有效的乡味。更不用说,让人们将乡村振兴战略录入心中。
        三、乡村振兴类题材在新闻报道中的探索
        (一)选择鲜明的主题进行播报
        新闻编辑工作者在进行乡村振兴类新闻报道过程当中,可以选择鲜明的主题进行播报,在以往的乡村类新闻播报当中重点播报农业,农村和农民 在播报过程当中着眼于农村的发展。但是在乡村振兴内新闻播报过程当中,则可以选择乡村的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文建设和政治建设等方面进行播报,这些方面为乡村振兴类新闻提供了明确的主题,编辑工作者再将这些主题采访稿进行一一整理,之后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样乡村振兴的题材在新闻报道中就能够有效呈现在大众眼前。
        (二)丰富新闻稿的呈现形式
        在进行乡村振兴类新闻报道过程,要提高该类新闻报道的有效性,编辑者在编辑过程当中可以改变传统的形式,通过创新的方式讲述乡村振兴故事。比如编辑人员可以在编辑返乡振兴乡村的故事当中,通过叙写故事的手法,让该新闻充满故事味,通过小人物的报道来见证乡村的变化,了解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利益。这种叙述的编辑手法,既让新闻具有故事性,又能让观众对乡村振兴类新闻记录在心,同时又充满正能量,给人以启迪。在进行编辑过程当中,编辑人员还可以引用农民工作的图片来展现当地农民或振兴乡村人员的工作状态,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将乡村的全体面貌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让人们感受到乡村振兴为农村和村民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加了观众的心理情感[2]。
        (三)加强乡村振兴类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
        在传统的新闻报刊当中,人们对于乡村类新节目都是点赞多,做实事少,因此编辑工作人员在编辑乡村振兴类新闻素材时要加强舆论监督作用,实时报道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各种举措和经验,还要关注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暴露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可以让相关人们引起重视。让受众和乡村振兴建设者及时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教训,通过负面报道产生正面效应,这样才能有效加快乡村振兴类工作的开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之一,在新闻编辑过程当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让乡村振兴类新闻进行正面的舆论导向,改变传统的新闻呈现形式,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宣传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类新闻报道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魏博林. 媒体栏目在乡村振兴类报道中的探索——基于《梅州新闻联播》的实践[J]. 视听, 2019, 000(002):11-12.
[2]章爱先, 朱启臻. 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思考[J]. 行政管理改革, 2019, 012(012):5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