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玲
新沂市自来水公司 221400
摘要:饮用水安全,是民生底线,是公众的生命安全线,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乎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环境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已是城市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因此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提升水源地管理能力和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水资源 水源地 安全保护
骆马湖位于江苏省北部,是省内四大淡水湖之一,跨新沂和宿迁二市,是调蓄沂、洪、泗水的大型防洪蓄水水库,是南水北调的重要中转站,也是我市当前唯一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
一、水源地现状
(一)水源地概况。骆马湖湖面约296平方公里,南北直线长27公里,东西平均宽13公里,其嶂山闸以上集水面积约5.14万K㎡,入湖河流主要有沂河和中运河,出湖河流有新沂河、中运河、总六塘河和徐洪河,设计洪水位25.0m,相应库容15.0亿m3,汛期水位22.5m,相应库容7.5亿m3,冬春蓄水水位23.0m,相应库容9亿m3平,死水位20.5m,相应库容2.1亿m3,年平均水位22.4米。
(二)水源的地保护区划分情况。根据《关于同意徐州市骆马湖窑湾水源地等4个新增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17〕56号)意见,一级保护区以取水口为中心,半径500米的水域和陆域范围,其中东、西两侧以半径500米的圆形顶点北沿线为边界,北侧至骆马湖大堤迎水坡,二级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外延1000米的区域范围,准保护区依次外延1000米的水域和陆域范围。
二、水源地保护措施
(一)水质监测措施
在水源地取水口北侧的卧龙岛上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湖水的PH、水温、溶解氧、浊度、氨氮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定时对取水口和入湖河道进行样本采集分析,实现水质监测全覆盖,同时加强与水务、环保部门对水质监测情况的信息共享。
(二)工程保护措施
一是对取水口周边区域进行清淤、扩挖及抛石处理。具体做法是:沿卧龙岛南侧取水口南北两侧各100米、东西两侧各60米进行0.5米深的清淤,同时在取水构筑物周边进行抛石处理,三米范围内平整至标高16米,保证取水口管底高程与湖底的安全距离,有效避免枯水期水位降低以及湖水下泄对水质的影响。二是对现状卧龙岛边坡进行平整,按照1:9边坡比进行植树种绿,涵养生态。
(三)隔离防护措施
一是实施物理隔离防护工程,对一级保护区设置防护桩,桩顶安装标识牌和警示灯,桩与桩之间通过钢丝绳串联浮筒,并与岸边防护网形成闭合,实现封闭围护。二级保护区设置浮筒界标,并涂上鲜艳颜色进行警示。二是实施生物隔离防护工程,对骆马湖大堤实施长1000米、宽3米的绿化工程,达到隔离防护和水源涵养双重作用。
(三)日常管理措施
一是实施水源地视频监控工程,主要是在取水口一级保护区陆域边界、卧龙岛两端及取水口共设置8个监控点,安装球形监控设施,进行实时监控。二是加强污染源整治工程,集中对网箱、养殖大棚、违章建筑等进行清理拆除,同时配备巡逻车、巡逻快艇、全自动水草打捞机,定期清理水草,加大巡查力度,严防非法采砂对湖泊地质结构的破坏,有效遏制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三是建立应对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机制,从水源地应急组织机构、预防和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以及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和约束。
三、水源地应急调度措施
制定了应急调度方案,对不同水污染事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度措施:
(一)对沂河及沂河入湖段发生的水污染事件,抬高橡胶坝坝前水位,减少沂河入湖水量;同时视污染严重性,开启北坝涵洞和骆马湖东堤自流口,经沂北干渠、湖东自排河排入新沂河北偏泓或开启嶂山闸下泄新沂河,再者开启皂河站、南水北调邳州站对水体进行稀释。
(二)对中运河及中运河入湖段发生水污染事件,启用不牢河刘山站、房亭河单集站开机抽水,将中运河及骆马湖污染水体向两河方向调引,再者开启刘集地涵,将污染水体经房亭河、徐洪河下泄,必要时开启皂河站调水稀释。
(三)对老沂河发生水污染事件,关闭华沂闸,减少老沂河入湖水量,开启老沂河沿线自排口,适量放水进行内部调蓄,必要时开启皂河站、南水北调邳州站对水体进行稀释。
(四)对湖区自身发生水污染事件,根据事件发生位置及与水源地取水口位置关系,适当采取以上应急度调度处置方案,实时进行水质监测,当水源地水质达到水厂取水要求时,应急调度结束,恢复正常调度。
四、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一)水量安全评价
骆马湖既是沂河、中运河等水系入海前的调节水库,又是江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调蓄水库,当骆马湖水量不足时,可通过皂河翻水站及徐洪河送水补给。
一是骆马湖的来水量包括上游沂河泄洪来水、南泗湖、邳苍分洪道、 房亭河汇入中运河后进入,或抽引自皂河以及区间降水径流量,据统计特枯典型年骆马湖入湖水量约12.81亿m3。出水主要为新沂河嶂山闸下泄,中运河皂河闸、宿迁闸下泄,六塘河杨河滩闸下泄,不牢河抽引水源北送以及蒸发损失,特枯典型年骆马湖出湖水量约7.35亿m3。
二是区域供水主要用于农业用水,现状工程有嶂山电灌站、刘山站等七个站,设计流量共200m3/s。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进入骆马湖两条线路合计翻水能力为375m3/s,出湖水量250m3/s,能够满足区间用水要求,不需减少农灌用水。
三是随着骆马湖周边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农业约占总水量的90%,据统计,骆马湖多年日平均水位为22.48m, 90%水位保证率是21.54m,97%水位保证率是20.97m,水源地取水口高程为18.5m,水位保证率在97%以上。
当前骆马湖水量保障工程建设体系完备,实时调度方案健全,通过相应的应急调度,最大可调度7亿m3,完全能够保证饮用水源地合理水位。
(二)水质安全评价
通过对取水口水质29项指标进行多次监测,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水质评价标准,选取常规23项指标采用单项因子法进行分析,连续六期均未出现指数超标情况,水体达到Ш类以上。
同时按照《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从技术规程(SL395-2007)》对湖水总磷、总氮、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合格率为100%。
(三)污染源治理情况
一是针对准保区内渔业养殖的投入品、废水排放问题,自2016年始,江苏省骆马湖渔业养殖委员会办公室将养殖禁止投饵以法规的形式进行约束,推进生态养殖,有效降低水体有机物以及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含量。
二是针对取水口原航运存在的船只倾覆或碰接风险,可能造成石油类污染问题,目前已取消了航道,设立了禁驶标牌。
三是规定了骆马水域全面禁止采砂。
五、存在问题
(一)骆马湖汇水面积较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以外的部分、上游河流及其支流来水会对骆马湖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水源地位于骆马湖嶂山闸上游仅3.8公里处,嶂山闸提闸泄洪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源地水质造成波动。
(三)上游汇水区域内部分入湖河流尚未实现水质在线监控,难于及时掌握入湖河流水质情况。
六、几点建议
(一)加强与水务、环保、交通等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形成联动合力,共同抓好水源地管理。
(二)加强汛期水资源管理,积极协调、合理调度、加密监测,尽可能降低泄洪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
(三)完善自动监测系统,加强预警,及时掌握入湖河流水质情况,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四)进一步推进骆马湖退圩还湖、退渔还湖工程,恢复蓄水兴利,提升蓄水、供水工程功能,改善水生态环境。
(五)继续加强水源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水源地保护,形成全社会人人爱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