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分析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汪洋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程。
        汪洋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其能有效增强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降低到投入的成本,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已被广泛应用到房屋建筑中。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预制混凝土板的结构形式是指通过将所有预应力混凝土添加到水泥混凝土或钢柱构件的预制结构构件中,连接和浇注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结构。通常是混合太多材料并添加原材料以统一标准的方法。后处理过程中,为了加强和改善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和质量,通常包括工厂生产的预制件,现场施工以及许多要转移到生产工厂后才能进行现场操作。它是建筑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
        1.1实现绿色环保目标
        预制外墙板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可为本工程项目大约减少约40%的木材使用量。另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所使用到的预制件大部分为直接加工的成品或者半成品,因此对耗材的使用需求量大大降低,而且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废水以及有害物质的产生,从而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1.2缩短施工周期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为工程创造了便利的施工条件,这一技术可使外墙装饰与其他工艺一并完成,缩短施工周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结构封底后,施工企业大约还要花费1~2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窗口剔凿和防水施工等工作,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本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可以为外窗安装预留所需要的木砖数量,缩短木砖使用量的计算时间;(2)对于外墙装饰和保温材料粘贴,如果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至少耗时2~3个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促使外墙装饰、保温材料粘贴与飘窗同步施工,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
        1.3降低工程项目造价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所使用到的预制构件均由生产厂家集中生产出来,并统一运抵至施工现场。故此,生产和安装流程是在施工现场实现的,这样既降低了工程项目的造价,又提高了施工效率,进而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利润。
        1.4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还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为居住者带来更高的安全感。另外,预制构件在加工的过程中还会使用到大量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更好地提升建筑物体的保温效果,这也是该技术具有良好性能优势的重要体现。项目的各种技术在经过愉快的操作后,通常会使用具有良好隔热效果的各种主要材料,并将它们与各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紧密结合,以确保建筑物的美观。气密性的理想效果非常有效且明显,可以增强建筑物的隔热效果,提高强度并改善新建筑物的性能,可以满足大多数人对建筑外观的舒适性的要求。大多数使用预制混凝土材料建造的基础结构建筑物均采用科学研究方法来设计,预制和构造各种构件,然后再使用增强水泥。一般而言,刚性和柔性施工方法的结合不仅简单快捷,而且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从而增强生产装配建筑群的抗震高强度和稳定性。
        1.5分工管理更加细化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集约化、标准化等特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主要由生产厂家直接运抵至施工现场完成安装,不论是在生产阶段还是装配阶段,对施工人员的分工管理更加细化。


        2施工要点
        2.1构件运输与存储
        采取合适的方式运输预制构件,并且在预制构件运输期间,严格依据设计路线行进,到了施工现场要结合预制构件具体特点,合理安排存放位置。在对预制构件进行运输与放置期间,要以合适的方式做好运输固定、支垫及成品保护等,以免对预制构件质量产生影响。在放置与存储预制构件期间,需结合预制构件具体规格、构建受理状态、品种等参数分类存放,保证构件性能不会受损。
        2.2预制墙板吊装施工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预制墙板吊装施工属于关键性内容,在具体施工期间,需要关注以下要点:(1)对预制墙板进行吊装施工时,首先要全面清洁外墙基础面,保证在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期间,接触面不会因存在杂质而影响施工。若在吊装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比较高且湿度较低,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喷水作业,使基础面保持一定的湿润度。但在喷水时,要加强对用水量的控制,不能存在积水问题,以免造成不良影响。(2)施工期间须严格依据施工方案作业,清晰地确定轴线关系,同步放出安装控制线与外墙定位线,使预制构件可以更加精准、快捷的安装施工。在预制墙板吊装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插钢筋板的定位装置安装在墙身上,严格检测钢筋安装位置,以免因为误差影响到施工质量。还要合理地控制构件拼缝标高,通过墨斗明确标注放垫片的位置,之后再通过垫片实现找平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2.3混凝土施工
        为了充分保障该房屋建筑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首先,要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展之前,严格审核水、电、弱电以及通风空调、消防等方面内容,同时基于实际施工情况,全面审核施工图纸,在完成验收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在混凝土浇筑期间,通常选择分层浇筑的方式,同时要在浇筑作业中严格控制浇筑厚度。结合本工程设计要求,每层浇筑厚度需要保持在50cm,浇筑期间任其斜向流动,保持层层推移。浇筑施工过程中,在首层浇筑层达到初凝状态之后,再进行第2层浇筑,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合格。
        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要展开振捣处理,并且振捣要保持快插慢拔的作业方式,振捣处理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均匀振捣、上下抽动的状态,可交错式也可并列式,使混凝土浇筑表面具有良好平整度。振捣作业期间还要合理控制插点间距,结合本工程相关参数与要求,插点间距需保持在30~40cm内,向下插入期间要在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插入5~10cm,并注意依次震荡,不可存在跳跃现象,以免发生漏振问题,在此基础上保证施工质量。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4~8h内,要及时处理表面泥浆,同步清除掉部分浮浆。在对泥浆进行处理期间,主要通过长刮尺进行刮平作业,之后利用木抹子实现搓平与压实。
        混凝土初凝后,若表面存在裂缝,需要在终凝前进行二次处理,全面消除裂缝,以免影响施工效果。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后,需及时展进行测温处理,在测温作业开展过程中,要进行详细记录,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对应处理,以免因温度不当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测温作业时,测温线要与电子测温仪保持连接,在主机插座中插入插头,保证测温点温度可以清晰地显示在主机屏幕中,确保测温数据可以及时、准确的采集与记录。
        3结语
        由上可知,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工程中能有效提升工程的质量以及降低到投入的成本,同时减少到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破坏,但当前其中还存在了一些不足,为此有关人员应当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完善,才能有效推进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瑞祥.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城镇建设,2020,(05):123.
[2]王寅.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20,237(5):88-90.
[3]钱冬富.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32(10):177-178.
[4]江淑文.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J].居舍,2020,(1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