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服务多层分布式的港航物流云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王炳森 赵宇飞 刘长辉
[导读] 为加强物流各方业务协同,推进口岸物流信息电子化进程,解决纸面单证流转繁琐、公路运输运力资源分布不均、物流成本较高等问题,
        王炳森 赵宇飞 刘长辉
        青岛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11
        摘要:为加强物流各方业务协同,推进口岸物流信息电子化进程,解决纸面单证流转繁琐、公路运输运力资源分布不均、物流成本较高等问题,围绕港口集装箱、散杂货、液体油品等业务,整合各方物流资源,对私有云平台建设、多方业务协同信息交换、集装箱全程无纸化提箱、多货种公路运输等四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基于微服务分布式架构建设港航物流云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务,简化客户操作流程,推进单证电子化,提高物流效率。
        关键词: 港口;港航物流;单证电子化;业务协同;微服务;分布式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港口已成为现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重要枢纽。在传统的物流业务中,仍然存在大量纸面单证流转、公路运输运力资源分布不均、信息共享不对称等问题,全面提升港航物流服务是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措施。青岛港结合港口实际,围绕港口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液体油品等业务,对私有云平台建设、多方业务协同信息交换、集装箱全程无纸化提箱、多货种公路运输等四方面内容进行研究,整合各方物流资源,建设“互联网+港航物流服务”的一站式平台,推进单证电子化,为客户提供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1.现状分析
(1)港航物流供应链企业之间协同效率低、物流成本较高。
        港航物流业务涵盖码头装卸、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水上运输以及仓储堆存等方面,涉及工厂、货主、货代、船公司、船代、车队、码头、场站、司机以及口岸监管单位等各种角色。根据物流业务现状,物流链上很多环节信息分散,上下游企业之间业务协同性差,导致港航物流资源利用率低,整体运行成本较高。
(2)大量纸质单证流转、客户业务办理手续繁琐。
        在港航物流运输过程中,客户往往需要跑线下窗口办理多次手续。以集装箱进口提箱为例,需要经过换单押箱、受理计费、提箱返场等多项业务办理,在办理过程中需来回往返交接单据,操作流程繁琐,经常导致港区交通拥堵,企业之间主要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沟通,缺少双向互动的服务方式,沟通成本较高。
(3)港口物流业务多样,不能满足客户对网上一站式业务办理的需求。
        港口作为现代物流的核心节点,缺少覆盖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液体油品等四大货种业务,面向港口、船代、货代、场站、车队、司机等众多服务对象的单一窗口业务办理平台,没有打通港航物流供应链上下游通道,无法为客户提供在线、实时、便捷的一站式物流服务。
        2.整体架构
        本项目基于“大中台+小前台”的设计理念,采用微服务、分布式、大数据搜索等技术,构建了包括用户层、交互层、应用层、平台层和基础设施层的多层分布式服务架构。基于港口已有资源,实现弹性计算、文件对象存储、网络虚拟化以及资源动态分配;建立了以用户中心、授权中心、支付中心、订单中心、日志中心、基础数据中心等统一可复用的港口业务中台,满足高并发、高可用、高拓展、低耦合的架构需求,支持上层港航物流应用的快速迭代创新[1];采用网页、手机APP、微信等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对不同角色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3.方案综述
        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围绕港航全程物流各个环节,建设以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务为特征的港航物流云服务平台。主要内容如下:
(1)构建具有良好开放性、扩展性、健壮性的私有云平台
        针对资源利用率低、高并发响应慢、运维难度大等问题,构建具有良好开放性、扩展性、健壮性的IaaS+ PaaS私有云平台,为厚平台薄应用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为上层应用提供优异的弹性计算能力,实现虚拟化计算、资源动态分配,构建高可用、安全、健壮的基础架构,实现一体化管理。
(2)基于微服务框架搭建了数据交换中间件,加强了物流各方业务协同
        针对平台与物流链各方之间数据交换实时性和高并发等问题,基于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3]搭建了平台对外数据交换中间件,实现分布异构平台的互联互通,建立了标准统一、安全可靠、高效稳定的数据交换模式,实现“统一标准、统一交换”,有效保障港航物流云服务平台与内部生产业务系统,以及外部大货主货代、船公司、场站、口岸监管单位等数据交换和实时共享,打通以港口为枢纽的全程物流通道,推进区域性港口物流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3)建设集装箱提货单、设备交接单单证电子化系统
        针对客户现场办理提箱采用纸质单证,需多次往返交接单据、操作流程繁琐、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整合集装箱进口流程,建设集装箱提货单、设备交接单单证电子化系统[2],实现与口岸监管单位、船公司、船代、场站等企业互联互通,通过“两单电子化+电子提箱码+身份证提箱”模式,实现了从业务受理、在线缴费、码头提箱、空箱返场等“全程实名制+全程线上化”。客户只需登录平台就可以一站式办妥码头提箱手续,司机只需持手机和身份证即可完成码头提箱操作,实现了实名制提箱全程可追溯,提升了物流效率,保障了货物安全。
(4)建以港口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生态圈,促进港口区域物流经济发展
        针对传统液体油品、散杂货作业计划上报不及时、车辆超载、石化区作业安全等问题,围绕集干散货、液体散货和件杂货等业务,建设多货种一站式公路运输服务平台,实现车辆运输计划上报、车源货源匹配、作业过程跟踪、在线对账等一站式服务,打造液体油品安全联防共同体,推进公路运输上下游企业业务协同,构建以港口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生态圈,实现各类公路运输资源的聚集,提高港口的集疏运水平。
        4. 结语
        本项目通过创新港口全程物流模式,采用松耦合、微服务、分布式技术,围绕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液体油品四大版块,构建了基于微服务的多层分布式港航物流云服务平台,打通了物流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通道。通过整合各方物流资源,实现了各系统间业务高效协同,为青岛口岸1万多家企业、30多万用户提供一站式线上业务办理服务,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推进区域性港航物流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进一步优化了口岸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炳森, 赵宇飞. 基于私有云的港口物流电商平台的应用[J]. 中国港口, 2018, 000(001):56-58.
[2]郎胜梅, 李银辉. 青岛港全程无纸化提箱模式[J]. 中国港口, 2019, (04):12-15.
[3]郭栋, 王伟, 曾国荪.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新型云件PaaS平台[J]. 信息网络安全, 2015, No.179(11):15-20.
作者简介:
1.王炳森[1983-],性别(男),本科,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青岛港科技有限公司。
2.赵宇飞[1987-],性别(女),硕士,研究生学位,工程师,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3.刘长辉[1978-],性别(男),本科,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