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瑞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10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施工技术得到快速更新、迭代,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科学、合理、智能的方法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优化,促进开展施工技术的控制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国家技术规范,科学开展各类技术项目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使生产过程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关键策略
1导言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合理的施工技术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在实践分析过程,应结合建筑工程建设内容,科学地采取高效的施工技术,不断优化施工方式,进一步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施工质量提高奠定基础。
2建筑施工技术的概述
良好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提高企业在国家建筑行业的地位,提升使建筑工程服务与质量。国家要求建设项目在提升建筑施工速度的同时,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设计指标、满足建设施工需求,应科学合理地实施建筑施工技术,发挥其的质量控制作用。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需要利用智能与科学手段,促进建筑施工方面的技术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指在施工时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技术要求、上级相关部门的技术指标与规定,对各项技术工作进行控制,确保建筑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规范与要求,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可利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条件与工程特点,选取合理和先进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使建筑施工质量达到相关实际要求。可通过新技术与新工艺控制施工质量,对操作人员加以培训,不断增强建筑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在优化建筑施工方案的同时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相关的技术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大技术改造与研发投入力度,创新施工方法与技术。
3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与管理关键措施分析
3.1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地基部分的施工是整个项目工程的重要内容。当前施工项目多以高层为主,低层建筑的数量不断降低。针对地基的设计,通常使用的是桩体承力的方法,同时需设计人员依据具体的工程用途等选择适合的桩体。就高层建筑而言,其重量较大,因此所需承担的负重也更高。这便需选择钻孔灌注桩来完成地基。实施桩体建设的主要工程为压实土层、灌浆和回填三个环节。由于部分土层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含水量较大,因此需采取一定的防渗措施,从而降低土层水分对桩体强度的负面影响。在完成上述过程时,需对施工现场的各类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降水量和土壤中的含水情况。此后实施桩体建设时便需准确定位,以此保证桩体所具有的承受力在规定的范围。此外地下室的设计也是该环节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地下室设计工作与桩体建设具有较大差异,在建设初期需全面清理腐殖土壤,将其作为基础采取各类防渗措施,保证地下室建设严格按照设计实施。
3.2其他施工技术的控制
第一,地基处理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的地基处理至关重要,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该种地基的稳定性不高、承载力也比较弱,极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因此,施工人员可以使用垫层或者是四周加固的方法增加其稳定性和承载力,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其施工规范进行处理,结束后还需要经过检测工作确认各项数据是否符合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环节的施工,以确保地基的强度,为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施工电气接零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的舒适度也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看法,要想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施工人员必须按照项目的实际要求及其功能需要,制定可持续而合理的电气结构施工方案,施工中要详细考虑该建筑的使用需求,并预留电气预埋件,施工中还需要注意施工细节,不得堵塞电气预埋件。由于电气接零结构设计比较复杂,涉及到建筑施工图、施工项目策划书等方面,细节上还需要考虑户型结构、技术标准规范等。
3.3创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创建完善的施工管理技术,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确保各技术岗位均具备技术负责人,避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无法明确责任的现象,可充分发挥施工技术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落实技术交底与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对技术交底工作进行分级管理,使全体工作人员均可明确具体施工步骤,避免施工人员盲目施工。由建设单位保管竣工资料与施工单位保存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档案,根据相关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搜集、整理与归档。
3.4做好材料的甄选
选择建筑原料是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实际角度分析,高层建筑的规格不同,则在材料选择方面也存在差异。为保证原料的质量达到要求,需从下述方面着手实施:首先对工程的规格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此为基础设置明确的原料质量标准,在选择原料时,需科学控制规格类型,对原料的属性进行科学选择。确定规格后,则需对不同供应商的原料进行质量监控,主要需对供应商的基本经营情况进行衡量,此外还需检查材料的标注是否与其性能一致。扎实做好上述工作,便可进一步提升材料选择的质量。具体需对材料进行细化分析,通过实验来确定材料的基本性能,这样才能选择出性价比更高的材料类型。
3.5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受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技术管理制度仍存在完善空间,所以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设合理的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严格落实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原则、施工技术创新原则以及施工设计图原则。第一,建筑工程施工时,应科学严格地控制施工材料质量,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标准需求;第二,设计施工图纸时,需开展建筑工程现场勘查工作,精确地记录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开展设计工作时也需利用现场勘查确定各种变更情况,进而提高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第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需要确保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先进性,这可从基础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并为建筑工程项目实用性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6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主要是起到管理作用,其本身具备的管理水平、职业素养等,也会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应注重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一是要求建筑单位能够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管理人员,注意因材而用,因人而用,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以便确保投资建筑工程的切身利益不损害;二是要加强对管理人员责任心的管理,要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管理范围、工作权限等各方面,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遵循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总之,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做好施工技术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工作,能够最大限度上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要求。因此,建筑单位要重视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过程管控工作,从施工图纸、管理人员、施工设备、材料管理等多方面出发,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提升夯实基础,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与管理关键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103-104.
[2]陈冕.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与管理关键分析[J].居舍,2019(35):130.
[3]柳利丽.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J].江西建材,2018(02):225+227.
[4]韩雪莹.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