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新基建项目中的建筑工程管理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王磊
[导读] 摘要:2020年,新基础设施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在宪法中被提出。
        身份证号码:1306031994****XXXX
        摘要:2020年,新基础设施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在宪法中被提出。由于兼顾稳增长、产业升级、民生等特点,对经济转型方向、政策支持力度和气候变化挖掘程度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工程建设从原来的土建,逐渐走向信息化。新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的重要举措,将重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从项目规划到项目完成,分析了新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阐述了新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政府新基建项目;建筑工程;管理
        1工程资金管理方法
        比如资金这个以政府为投资项目,一般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相关费用。一个城市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是有很多的项目,竞争是激烈的。因此,争取更多的资源是一个大问题。
        1.1本项目自身能给当地带来多少回报,政府也是一种投资。建设学校,可为城市的发展吸引人才,大量的学生被引进,一般会留在本地发展。建设医院,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和人文关怀。
        1.2提前规划,调动整个施工队的积极性,紧跟政策,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掌握全过程的时间节点。例如掌握公司宣传活动的时间、公司的重点等。所有政府投资的项目,都必须经过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审查,因此,要申报的项目,必须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开前至少三个月申报。同样,相关的政府资金也要提前上报,项目负责人要非常清楚整个运营的要点,提前做好计划,逆工期,制定关键点时间点,确保每个关键点都能完成,否则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或者增加很多麻烦。
        2工程用地管理方法
        2.1用地规划手续
        在土地利用建设方面,我已经申请了4个项目的土地利用。对于一些熟悉的土地,不需要调整各种规划,或相对微观的规划,只有政府或相关部门可以调整。一些主机,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城市使用,控规,计,等等,更重要的是,这只是部分包括自然保护区调整,林地森林砍伐,生态控制线调整,空气质量控制涉及到大量的规划程序,比如一环扣一环,正面和背面。这就是项目的意义直接要求规划和程序,做出总体调整方案,规划的流程与周期重叠的地方,不仅是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包括与项目申报费用的匹配,只有做到两者兼顾,在重要会议上将安排两项活动,统一处理将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2.2用地选址批复手续
        当完成上述规划后,还面临着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证件的办理。在上述规划手续没办理下来,但工程要开展的情况下,可采用设计要点或设计条件的文件来协助开展相关设计工作。用地规划许可证主要是用于规范该地块的地上规划,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可开展项目的清表、土石方、桩基础或基坑开挖工作。在完成建筑方案后,由规资局对项目的规划合规性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将批复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2.3用地拆迁手续
        目前,城市管理分为两个层次。拆迁通常在区政府一级进行,由当地土地整治局或城市更新局制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具体拆迁工作要在街道上具体实施。在选址时一定要非常了解当地的土地利用情况,并且规划局可以据理力争,保证单位土地的最大化和合理性。
        3工程人员管理方法
        3.1工程人员管理
        工程实施阶段对于“人”的管理,由于是系统工程,内部涉及方方面面。首先需明确的是工程的组织管理架构。组织机构是支撑项目正常运转的骨架,按照现行市场的行情规律,大型项目建议采用矩阵式管理架构会比较有效,可较好地协调不同工种、多部门,双线并行开展工作,效率高,但需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行政能力和技术能力。工程项目计划系统如图1所示。
       
        图1工程项目计划系统示意
        3.2工程实施的组织模式
        每个工程都具有不同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条件,需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组织方式,进而确定工程项目的合同结构。合同结构的确立也解决了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决定了参与工程项目各方的项目管理的内容和任务。工程项目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以业主为主体的发包体系,包括设计、施工、供货方为主体的承建体系。以工程咨询、评估、监理方等为主体的咨询体系。根据项目的特点,决定不同方的介入程度与重要程度,从而选择不同的发包模式。
        3.3强化现场管理,紧抓落实
        工程现场施工,主要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打造安全廉政工程。主要原则是集体决策、合同管理、成本核算、费用控制、效益目标考核。凡超过一定额度的变更均需通过现场管理组讨论实施。任何招标均要认真调查研究地域环境、市场行情,细化工程成本,提高中标率。项目经理要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签订目标责任书。任何施工单位均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其代理人要有良好的信誉,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关工作进展中,均要有纪检、工会监督。现场的各项制度要健全,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机具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项目部出勤考核制度、廉政管理制度。现场要定时召开例会,确定工程中一些重大失误,做好材料归纳整理。
        3.4狠抓工程财务管理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拨款情况及实际工程量完成情况,提出预结算计划,做好统计工作,便于最终结算时扣除。工程结算清单要按照合同价格执行,能真实反映工程状况,若采用合同价或面议价要在清单中注明并附相关协议。整个流程中的相关人员均应留痕签字确认,做好审计可查,有凭有证。凡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完成效益目标有盈余的,可适当在项目部设置奖励金额,项目核算亏损,扣罚亏损和的5%。项目不合格又亏损的,罚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有违规违纪的则移交纪委处理,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同时实行近亲回避制。财务人员务必做到人材机措施等费用明细清楚,可溯源回查。
        3.5引进全过程项目管理单位
        该单位用以协助开展相关工作,管理各个施工单位方包括勘察、设计、各项报告编制方、施工、监理、造价等。那么对于业主而言,最重要的是抓好造价,做好成本控制是目标典范,须提到的是不平衡报价法,相关单位在确保总价的前提下,通过调整项目内部各项报价,使之既不影响总报价,又能在中标后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能早期收回工程款的项目(如土方、基础等)的单价可报较高的价格,以利于资金周转;而对于后期工程项目(装饰、电气安装等),单价会适当降低。对于今后工程量可能增加的项目,其单价可提高,而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其单价可适当降低。在成本控制中,上述是要做好预案严抓严控的必要点。其次是设计,设计是集社会、经济、技术和管理为一体的、复杂的、特殊的系统性生产过程,其不能算勘察设计单位的个体创造,而是业主、设计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和其他项目参与方共同参与协作的成果。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量清单肯定准确,需留有一定的余地,不然最后的验收工作与招标合同不符时,需发生大量的变更。同时合同与招标文件的参数是不能完全一致的,很多投标与招标细节不符,且施工过程中容易因为工期等因素发生变化,如果参数写得非常细致,则将导致工程难以验收通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基础设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项目管理中,首先要加强项目治理,实现从项目管理到项目治理的飞跃,积极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其次,建议从全生命周期实施高质量的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融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营,特别要注意新基础设施项目中各种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即要注意建设、运营、融资、项目投资效益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姣影.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J].城市建筑,2014(6):142.
        [2]王秋生.基于FAHP的PPP水利项目风险评价分析[J].地下水,2020,42(01):236-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