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 贾灵荣 张冰
[导读] 高职院校的连续扩招政策,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一定的就业问
        贾灵荣  张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300222)
        摘要:高职院校的连续扩招政策,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一定的就业问题。针对高职毕业生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人们正在努力寻求各种解决方法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从而帮助其实现好就业及就好业。本文使用SWOT分析方法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详细分析就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及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依此为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SWOT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规模持续扩大,国家越来越注重高等职业教育,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考失利之后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就读,高职院校毕业生因此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普及力度的加大使其越来越具大众性,大多数人因此拥有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然而,我们在享受着这种普及化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同时,也承受着它带给我们的巨大的就业压力。虽然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推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其地位,社会也逐渐消除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但是,目前的形势并不利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他们在就业市场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其所面临的不乐观的就业形势也并未得到良好改善,就业前景并不理想。
        要想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有效解决他们所面临的一系列就业问题,我们需要对他们的就业形势进行详细分析,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就业现状,从而有依据地提出解决对策,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不利地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威胁(T)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后续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提出对策提供现实依据。
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综合分析并系统评价企业的内部因素(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机遇、挑战),最终选择最佳经营策略的方法[1]。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内外部因素,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理性分析他们当前所处的就业形势,进而使他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分析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层面上有益于脱贫攻坚方针的落实,对此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关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鼓励贫困地区农村家庭高职学生毕业后返乡就业,帮助家庭摆脱贫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阻断贫穷世代传递。有数据显示,近五年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2%上下呈现出稳定小幅的波动,让我们采用swot分析法进一步分析他们现在所处的就业情形。
        (一)优势(S)
        1.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高职院校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防止学生纸上谈兵,学无致用。同时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大体完成了相应调整,企业从寻求知识型人才转向迫切寻求具备一定职业技能人才,此时相较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专业性强且在用人单位中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
        2.职业定位清晰
        高职院校学生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方向比普通高校学生的更明确,其在社会中的职业定位也更清晰,他们能够理智对待就业问题,不会朝三暮四且对工资的要求相对较低。其次,高职院校学生踏实肯干和敢于吃苦的精神也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上风。
        3.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教育部提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许多高职院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大量实训基地和实际岗位,使学生在实习中清楚了解企业标准并提升自身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4.双师型教师队伍,双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既能进行知识教学,又能进行操作教学的知识能力共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而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高职院校采用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将获得毕业证书和相关技能证书,这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大。


        (二)劣势(W)
1.文凭劣势
        社会中仍存在着认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历价值性不等的不合理观念,导致高职学生在重学历的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
        2.理论知识掌握不牢
        高等职业学校中实践能力教学占主要地位,理论知识教学环节薄弱,这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构建不够完善。
        3.社会认可度低
        目前重学历的现象仍存在于就业市场中,虽然人们的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国家、社会也加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依旧未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一些企业更加偏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甚至在面试中加入一些限制条件无形地将高职院校毕业生淘汰掉。
        4.自我认知偏差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大多经历过高考失利,因此有些高职院校学生难免出现不合理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从而引起自卑、压抑等消极情绪。他们在就业时,由于自我认知偏差,自我认可度低,往往会出现不敢投简历的心理。还有一些学生会出现自我认知偏高的现象,就业期望过高,因而在就业时容易碰壁,导致自己的就业积极性和信心受挫。
        (三)机遇(O)
        1.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目前,国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表明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1996年我国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3]。2017年到2019年,国务院及教育部门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发布“职教20条”,提出要重视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就业政策的完善
        国家和政策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大量政策保障以帮助他们良好就业,支持他们到民营企业就业并鼓励其自主创业。同时,毕业生可以在官方就业服务机构中获得大量有价值且有时效性的就业信息,了解就业市场的最新情况,防止与信息脱轨。
        3.用人观念的转变[4]
        如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已有的高级技术人才数量远远少于社会的需求量,以致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对于需要技术型人才及注重用人成本的企业而言,操作能力强且成本较低的高职生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再加上企业用人从原先的片面注重“学历”转变为现在的看重综合能力,这都为推动高职毕业生良好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挑战(T)
        1.严峻的就业形势
        虽然高职毕业生已得到了一定的就业保障,但是持续上升的毕业生人数以及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愈发不乐观。就业市场容量的有限性,高校扩招导致的高校生人数猛增,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都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
        2.高学历追求
        因为一些企业过分追求高学历人才,大多数高职生在投递简历时就被淘汰掉。这种重学历的用人观成为高职毕业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虽然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在求职时要合理把握其中的规律,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更大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地花,唐高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68-70.
        [2]赵萌.基于SWOT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4):87-90.
        [3]唐高华.高职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及其审思[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李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9:11-15.
        课题来源:天津市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项目名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10066043,指导教师:段蕴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