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幸容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五中学 浙江省台州市 318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较大转变。情境教学法是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常用方法,根据教材课文创设适宜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兴趣,从而积极融入到课堂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扎实掌握知识的同时,加深记忆。本文立足初中语文课堂实践教学,对如何应用情境教学法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课堂应用
前言:
情境教学是目前应用广泛,且收获显著效果的现代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学科中合理应用,对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都是极好的助力。故而,语文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生活、问题、信息、故事、表演等丰富的元素相融合,创设新颖且高效的情境。以此帮助初中生扎实的掌握知识,进而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以丰富问题创设情境,促进自主学习
问题能够激发求知欲望,以此助力学生高效学习不失为一种极好的方法。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虽然学生已具备一定思维与个人意识,但在学习上往往缺乏自主性与积极性。这会导致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同时理解与领悟仅限于课文表面,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目标。故而,语文教师就应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丰富的问题相融合,创设新颖高效的情境。将初中生的求知欲望充分激发,促进其积极自主的进行学习、思考,对课文开展更加深入的探究。还能在这过程中强化初中生分析、探究、理解与领悟等能力,扎实掌握知识的同时加深对课堂所学的记忆。
例如在《梦回繁华》一课,课文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画作,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语文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丰富的问题相结合,创设新颖高效的情境。如:课文为什么以“梦回繁华”作为主题,有什么内涵?全文是如何围绕“繁华”介绍画作的?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艺术和历史价值?通过阅读全篇课文,对于主题思想如何理解?创设问题情境能极大程度将初中生的求知欲望充分激发,促进其自主积极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对课文开展更加深入的阅读与探究。在此过程中不但能强化初中生的各项能力,将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还能加深记忆,进而有效提高初中生学习质量及语文综合能力,让初中语文学科能在情境教学法落实的基础上得以提升教学效率。
二、以实际生活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热情
在初中语文学科中,多数课文内容都建立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可见两者之间联系密切。而初中生往往对枯燥的语文知识缺乏学习热情,同时教学模式一成不变也让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压抑,初中生难以融入到学习中,自然无法收获显著的教学效果。
故而,语文教师就应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以此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使其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通过将生活与课文进行对比,更易于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与中心思想。同时情境教学的落实能带给初中生不同的学习体验,满足其学习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例如在《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母亲的一生,将母亲身上所具备的坚强不屈、勤劳聪慧、识大体、顾大局等特点完美的呈现出来。语文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情境,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回忆母亲,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小事?再让初中生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具备哪些特点与美德?母亲做了哪些感动自己的事。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这样的生活情境对于初中生而言,倍感亲切且及为熟悉,并以此将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调动起来。不但能使其在情境中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在将课文内容与生活作对比的过程中,还能对其中蕴藏的内涵与情感领悟的更加深刻,从而加深所学记忆。进而大幅度提高初中生学习质量及语文综合能力,确保情境教学的落实能够让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性更高。
三、以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更多学科的教学已逐渐引用信息技术,能打破以往课堂教学的局限与束缚,避免学生再以单纯枯燥的听讲方式学习知识。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而言,多数学生普遍对于学习语文兴趣不高,这将导致其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学习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效率止步不前。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创设丰富的情境。然而信息技术能将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化成动画、视频及图片等形式,更易于初中生理解,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兴趣,并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同时能让初中生通过观看视频有更加直观的体验,更好的领悟课文内容,让情境教学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三峡》一课,课文主要描述了长江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然而三峡自古以来景色奇绝,崖壁陡峭,两岸高山对峙且江水湍急,仅靠教师的讲解,初中生无法体会作者笔下的三峡奇景。因此,语文教师就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融入,创设体验情境。将枯燥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视频的形式,再播放给初中生,使其在视觉、听觉及心灵上有更直观且真切的体验,犹如置身其中。既能让初中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将知识能够掌握的更加扎实,还能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境与情感,深刻领悟课文内涵。进而促使初中生学习质量及语文学科教学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结:
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内容较为枯燥,为了避免学生以单纯听讲的形式学习,语文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策略。在授课过程中落实情境教学,将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激发,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与思考。同时能够让初中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将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促使其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得以显著提升,进而确保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周会琼.刍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数码设计(上),2021,10(1):181.
[2]宋淑娟.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创设方法[J].甘肃教育,2021(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