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张棋
[导读] 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与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追求高分,更要注重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挖掘,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渗透,让学生对此能够有更多了解,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   张棋   655400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与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追求高分,更要注重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挖掘,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渗透,让学生对此能够有更多了解,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是上千年的文化沉淀,其中蕴含着诸多文化宝藏,应该被传承和延续下去。但是,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整体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是作为重要传承载体的语文教学活动,其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了解民族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可以让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更加了解。 另外, 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能够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抵抗不良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其中难免掺杂着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内容,如不干预,很容易侵蚀人们的思想。 对于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判断力还没有健全,因此非常容易受到那些不良文化的影响。 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吸收,进而促进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另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增强其民族自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富有哲理的人生智慧、人生追求、道德理想、情操境界、价值观念, 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支柱。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其一,外来文化的不断入侵,导致很多高中生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状。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接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大量的国外文化通过网络进入到中国,被高中生所了解。对于明辨是非能力并不强的高中生而言,他们对流行文化是一种顺应潮流的追捧,认为传统文化是“老古董”,不适合现代。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越来越难以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其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兴趣。在时代的不断变化中,在被“智能”占据的今天,学生们从小对传统文化就没有了接触,导致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自然而然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


另外,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也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产生了抗拒。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进一步钻研高中语文课本
        在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必急于向外找寻传统文化添加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可以先对于高中语文课本进行更加深入的钻研。由于我国的高中语文课文都是国家教育部相关机构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国家文化进行汇编的,并邀请了大量学者和教育人员进行指导和检验,可以保障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中选精,特别是文言文部分,是从我国庞大的文言文名篇当中重重选拔出来的,每一篇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要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可以先从身边做起,引导学生对于高中语文课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所以,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改进教学方法,将文言文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对于其中传统文化的分析上来,从作者在文章当中的思想感情引向作者的感情起伏受到哪种传统文化特质的影响,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更加深刻的思考。
        (二)采用更加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要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并不能仅靠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其中还包含很多其他因素。教师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对传统文化都有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语文这门学科的优势,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通过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让他们看到传统文化的不同形式,从而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教材的文本内容,多运用图片、音乐等更加灵活生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平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比如上课前先讲一个成语,课堂教学偶尔引用一个典故,课后讲一讲名人的小故事等,通过这些简单却有效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三)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到,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已经涵盖了大量的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举行拓展阅读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语文知识竞赛,竞赛内容需要紧扣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对于知识竞赛最后的优胜者,教师需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且积极地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真正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华,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结束语
        语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承担着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学科教学的历史使命,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出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在此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促使学生热爱、亲近与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徐艳丽.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探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58-59.
[2]张生龙.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和价值[J].高考,2021(01):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