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张义
[导读]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把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完成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丰富的知识。

重庆市綦江区九龙小学    张义   401420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把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完成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丰富的知识。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注重课外阅读活动的设计策略,依据学生的兴趣以及教学要求进行探索和实践,在阅读中受到熏陶,积累语文知识,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一、利用课文内容引导,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进行语文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课文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现提高他们阅读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都保持高度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时,向他们介绍课文之外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阅读,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探索精神,通过积极的阅读活动获得发展。例如,在教学《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时,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了纳米技术对人类生活、医疗等方面的作用,之后教师利用问题:纳米技术还运用在哪些方面呢?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到学校图书馆进行纳米相关信息的查阅,也可以利用网络来阅读纳米的相关信息,使他们了解到纳米材料可以制作防水防油的衣服,纳米材料可以制作无菌餐具,纳米材料制作的轮胎更耐磨、防滑等。面对丰富的课外阅读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能主动进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在阅读中积累知识。
        二、进行课外阅读讨论,提升认知深度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认知,可以让学生完成阅读内容后进行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认真倾听其他同学不同的理解。通过相互交流,学生能够逐步补充和完善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提升他们的认知深度。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课文中六个小节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了小英雄雨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从多个方面了解小英雄雨来。完成课外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他们说一说“我眼中的小雨来”,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把对雨来的认识和理解说出来,并针对不同的认识进行了讨论,使他们对小英雄雨来获得了新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深度和认知深度。



        三、设计阅读活动,增加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把课外阅读与丰富的阅读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掌握知识,并在阅读活动中深化了解知识,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让他们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把课外阅读作为一项喜欢的学习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在设计与课外阅读相关的活动时,教师要注重阅读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在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例如,在教学《黄继光》时,学生了解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让部队完成作战任务而用自己的身躯堵住火力点的故事,深刻体会到黄继光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在作者感情的感染下,学生对抗战英雄产生了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英雄人物,在课余阅读有关英雄人物的书籍,了解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制作介绍英雄人物的小卡片并进行展示,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感兴趣英雄人物的抗战故事等。在课外时间,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了阅读中,他们通过阅读了解了董存瑞、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根据了解的内容制作了卡片,讲述了故事,获得了深刻的阅读体验。
        四、通过阅读,教会孩子主动思考
        借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可以选取文本中的某一段或某一句话进行设问,以此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甚至可以故意提出错误的观点,引导学生产生质疑,从而引发学生对正确观点的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其次,鼓励小学生发散思维,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供其他同学来思考和回答。在培养学生提问兴趣的同时树立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师不单单要培养学生阅读提问的习惯,还要在提出“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后,大家一起去主动寻找答案。以此来促使学生间相互交流,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答案,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充分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通过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深入认识。最后,教师则应当挖掘学生的探究潜力。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打破标准答案的束缚。尽可能选取丰富的阅读内容供学生阅读,如科幻的、优美的、经典的等各种各样的内容来让小学生感受到文字世界的无穷奥秘。
        五、帮助小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不仅要集中注意力仔细并理解所读内容,还要注重阅读过程中的技巧性。小学生在阅读不同的作品时,根据阅读内容是否重要来确定阅读的时间。因为学生阅读时间有限,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知道哪些是重点内容,要详细阅读,仔细思考理解,而相对于次要内容则可以快速阅读,初步了解其内容与结构即可。这种方法适用大部分作品的阅读,较少的作品只需要对其情节过程有所了解即可,而有的作品则需要认真阅读。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内容进行引申和拓展,让学生把对课文的兴趣带到课外阅读中,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设计课外阅读策略时,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知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把课外阅读长期坚持下来,在不断的阅读中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玮.初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A].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0:715-716.
[2]陈云霞.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12):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