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创新理念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周绍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周绍祥
[导读] 基于教学改革背景,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小学数学知识讲解也要坚持新鲜理念,让学生主动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索。实践融合视角下,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论证,能够确保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优势。基于小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教师完善数学课堂教学指引环节,能够鞭策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和数学学习素养。

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燕矶镇路牌小学 周绍祥 436056

摘要:基于教学改革背景,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小学数学知识讲解也要坚持新鲜理念,让学生主动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索。实践融合视角下,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论证,能够确保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优势。基于小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教师完善数学课堂教学指引环节,能够鞭策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和数学学习素养。切合成长契机和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够端正态度、形成热情,提升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意识;也会让知识探索的脚步更加深厚,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具魅力性。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优化教学成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创新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优化;分析
        前言: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不同方法的论证改革,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基于数学课堂中的知识讲解教师传播有效模式,在迎合学生兴趣特点的基础上设置教学情境、融合信息技术方法均会保证学生学习成效的不断提升,或者采用反转思想,搭建新颖环节。上述三种不同方式也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感兴趣点相吻合,会以学生最佳状态的调动,彰显出数学学科教学的魅力。借助先进思想优化教学氛围,丰富课堂中的指引形式,会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实现数学课堂的指引目标。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会推动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目前数学知识的讲解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多元化综合角度探索相关内容。此时,以教学情境设置深化教学基调,让学生能够在生活氛围中探索数学学习内容,完成相关知识的尝试落实会综合塑造高质量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善于应用知识,形成理性思维;明确基本方向,形成数学知识的运用欲望[1]。
        例如:结合数学课堂中的“加减法”知识教学或“乘法”知识教学。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应用上述知识完成不同情节下数字的计算。以“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创设购物时的情境,为学生标注不同商品的价格,同时为学生发放儿童版人民币。标注如下:“可乐——每瓶3元;面包——每个5元;汉堡包——每个8元;小柿子——每斤3元;苹果——每斤6元;巧克力——每块7元”。标注不同商品的价格之后,让学生购买不同的物品,如:“a同学负责购买三个面包;B同学负责购买二斤小柿子;c同学负责购买一瓶可乐,已知三位同学手中均有价值30元的儿童版人民币,请问一共花费多少钱?剩余多少钱?”若学生仅完成加减法知识学习,则让其应用上述方法完成计算如:a同学共花费5+5+5=15(元),手中剩余30-15=15(元)。乘法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应用乘法与加减法融合的形式完成计算如:3×5=15(元)、30-15=15(元),以此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结合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凭借信息技术中的不同图片和不同视频,会最大限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图片的丰富色彩、以及视频的多元化结构,迎合了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会辅助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示相关知识内容。学生对知识点的探究欲望会得到塑造和增强。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内,教师可以凭借信息技术方法,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欲望得到提升[2]。
        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知识教学内容,教师为让学生区别两种图形的不同特点,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视频方法展示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上述两种图形。经过观察,学生会发现长方形的两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均相等。此时,教师可以让信息技术中的不同图形进行自动的剪裁和多样化旋转,以此塑造学生形成图形意识;也会借助信息技术的不同展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图形、认识图形,赋予图形以“生命”,便于学生进行高效理解。
        三、融合翻转思想,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欲望
        教师落实翻转课堂思想会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乏味性,充分显示学生的主题位置。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翻转形式,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得到提升。同时,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学习视角出发,了解相关内容的魅力,逐步强化学生的素养,能够明确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身份,维持好数学课堂教学的纪律。教师以指引者的身份传播内容,便于高效课堂的构建[3]。
        例如:在“倍数和因数”知识教学内容时,“翻转”课堂思想落实,教师让学生扮演“小教师”自主预习相关内容。在课堂中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介绍。此模式转变了传统课堂内教师站在讲台上以自身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学生能够以自身为主体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体现了教学模式的改变。融合先进思想模式营造的优秀氛围。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探索相关内容,数学素养和能动性意识会得到高效构建,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任务驱动意识。
        结语:综上所述,课堂中教师要通过相应策略的变革,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和互动。教师从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中应用数学知识,结合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理解相关内容,会在上述思想的落实下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学习的不同契机,让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也会在方法策略的变革下调动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无限激情。小学数学教师优化自身教学能力,创新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会整体推动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效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陆剑锋.浅析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误区及其解决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41-142.
[2]胡月霞.数学学科教学知识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2):99-100.
[3]杨玉赐.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才智,2019(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