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金姣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金姣
[导读] 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简而言之是借助日益发达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营造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模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设计教学指导,促使学生能够齐心协作,能够进行自主钻研以及参与多元化的实践操作过程,能够对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清晰的了解,最终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核心素养与创新技能。

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金姣  213300 

摘要: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简而言之是借助日益发达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营造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模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设计教学指导,促使学生能够齐心协作,能够进行自主钻研以及参与多元化的实践操作过程,能够对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清晰的了解,最终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核心素养与创新技能。然而如何基于数字化环境特征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活动,仍需我们继续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应用
        一、深度学习特征
        现如今,在教育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等趋势的互相作用下,全国大部分小学对深度学习逐渐引起重视,倡导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今后数学学科教学转型等奠定良好的基础。经教学实践证明,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呈相对关系,它主张透过相关知识点整合以及实操活动组织,并且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批评性和创新性学习技能,为今后小学生群体健全思维体系和灵活解决生活类问题做足准备工作。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学习
        深入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自主钻研知识,能够自主跟随教师的讲解节奏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意识。事实证明,学生如果能够实现深入学习,不仅能够理解教材的表面知识点,还能挖掘潜在的数学内涵。
        2.深刻体验
        深刻体验主张小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断收集和消化一系列新型知识点和解题经验,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完善,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中,能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3.深度整合
        深度整合指在理解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之上,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以便日后可以灵活地将知识进行迁移和拓展,从而能够辅助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深度学习与快乐学习成为重要教学指南,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难以改变的教学现状。比如,很多教师依然在延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学生还未充分理解知识,也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的情况下,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全程都在被动状态中学习,虽然学生会对知识形成一定的认知,然而不能让学生的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设计
        1.营造数字化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有很强的抽象性,要求学生具备抽象思维才能将各知识点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尚未完善,所以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想要深度挖掘数学内涵,则需要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感觉学习是快乐的,才能够面对困难也能迎难而上。因此教师要激起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促使学生能够展开深度学习。


为此,教师要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比如,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能够产生感性认知,能够对数学材料进行深入挖掘,使学习过程由之前的沉闷变为生动有趣,如此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数字化环境增加学习深度
        实现深度学习效果,首先需要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深度学习的前提条件便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增加学习深度,能够发展纵向思维。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数字化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为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撑。数字化环境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抽象变为直观,能够将静态转变为动态,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事实证明,数字化环境还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明显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性,在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作用下,学生在进行深度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很多实验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存在局限性,不能进行探究实验,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软件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计算机平台进行虚拟的动手实践操作。为了让学生正确认知表面涂色正方体的规律,笔者在课前制作了两个正方体土豆,让学生能够对其进行实践,学生在切开土豆后通过观察,发现每个正方体土豆的每条棱都被分成两份和三份,由于笔者准备的土豆有限,学生的操作便终止了,因此不能继续获得数据。
        3.活用数字化环境实现深度思维
        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目的在于形成深度的思维认知,经过逐层训练,不断强化认知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广度,发展深度思维,另一方面,还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变得更为精准,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学习互动性,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增加思维深度。
        4.引导学生展开数学联想
        教师在实施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并且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产生联想。此外,教师可以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及创新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然后结合学生的爱好设计游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在个性、情感以及智能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5.分类比较,相互探究
        经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激发学生潜在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此外,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作用下,学生可以将听讲过程中对概念产生的理解进行描述,学生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在交流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概念产生更深的认知。如此一来,学生便获得了能够展现自己的平台,教师也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思想,使课堂教学效率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总之,当前,我国数字化环境日趋完善,传统封闭式、静态的小学数学课堂逐渐向动态化、开放化以及现代化方向转变。作为教学者,教师应努力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模式,以便能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小学数学教育理念也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即要求教师在为学生传授基础性的知识点前提下,引导他们进行思维和视野的持续拓展,并在多元化实践参与和情境感受中,在师生、同学交互式探讨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新知。希望日后相关教师能够在平常工作中持续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和创新调整,从而真正优化数学课堂环境,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胡航.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2]吴春燕.浅议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容组织策略[J].考试周刊,2019,55(51):76-84.
[3]黄飞艳.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J].才智,2019,23(21):12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