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张梅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张梅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二中学   06520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高中生物更是一门集合了理论实验观察为一体的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对提高女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是当前生物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高中生物教学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是由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共同组成。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并且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素质提升。但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课堂内容枯燥乏味,整个生物教学课堂有效性低,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学习效率低。需要我们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
        1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学现状及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教学理念传统落后,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停留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上。往往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在下面被动的接受。课堂氛围不够轻松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将生物课程的资源得到有力的整合,并且无法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忽略了学生在课内外联系以及对于生物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仅如此,许多的生物教师对于学生素质教育认识不足,在课堂上缺乏引导带领,整体课堂有效性低下,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效率低,团队学习以及探究能力都需要提高。
        1.2课程设计不够新颖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也不断深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把握,并且没有很好地与课程相结合。对于每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掌握不足,并且现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生物教师还依然喜欢使用旧版教材,课程设计固定化模式化,没有对课程进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革新。不仅如此,在课程设计上,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教师往往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考试技巧的培养上,使得学生对于所学习到的知识没有办法运用到其他领域,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导致教师在设计课程过程中只注重考试技巧提高分数,而对于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少之又少。


        2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策略
        2.1丰富教学方法
        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需要教师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素质教育理念下进行高中生物课程的开展。通过转变传统观念来进行教学方法的丰富,不再只是单一进行知识灌输机械记忆,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到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当中。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转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单单只是传授者和接受者,而要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为学生打造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进行生物知识点的演示,生动形象的将书本知识进行播放展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设置情境,来缩短学生与生物学科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物理潜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任务的布置,通过下达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完成并给予奖励,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当掌握新的知识时也更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细胞的分化》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导入环节来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通过思考增值和分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预习。在运用多媒体来将细胞分化的视频进行展示,通过更直观的视频观看,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细胞分化的过程,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2.2整合资源,高效备课
        要想更进一步的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教材知识,还要充分的运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资源整合。通过高效的备课来加深学生们对于生物知识点的理解,促进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师在进行备课过程当中,要将在生活当中所接受到的教学实物以及学习资料,拓展练习等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并且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突出,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推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开展,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基础。例如,在进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教学时,在上课之前就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高效科学的备课。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物学科基础,并且要将预设和生成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在课堂设置中不单单只是讲解书本当中的生物概念,相关知识点,并且还要通过转化实验与侵染实验来进行知识的证明。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资源的丰富,通过学校图书馆以及网络资源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对当堂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生物学科素养,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通过不断优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更加适合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核心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玉东.高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6):146-148.
        [2]何琰.如何通过社团活动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235.
        [3]赵慧敏.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行动研究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6,18(14):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