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余礼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夯实知识基础、提升解题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教师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缺少思维往往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毫无头绪。
        余礼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布嘎乡花鹿坪小学 云南 昭通657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夯实知识基础、提升解题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教师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缺少思维往往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毫无头绪。在复习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但是一直以来复习课的效果都比较一般。本文分析了影响复习课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然后总结了思维导图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复习课教学
        引言:
        在复习数学知识点时,抽象、零碎的特点往往让学生复习的效率很低,以文字、语言为主的传统复习课模式也难以帮助学生有效组织知识网络。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不妨运用思维导图这一信息组织工具,用直观、有序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好复习。
        一、当前复习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数学复习课的形式和内容一直都比较单一,教师先将教材上的知识点和题目类型总结一下,然后让学生通过训练对应题型以加深对知识点、解题方法的理解和记忆。这种复习方式对于提高数学成绩有一定帮助,但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教师已经把大部分题型展示给学生,他们就基本没有思维发散的空间,当遇到形式较为灵活的题目时,学生就会感觉非常陌生且难以下手。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教师不妨运用思维导图这一高效的信息组织工具[1]。每个章节、每本教材中数量庞大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一张张简洁、有序的图表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复习方式,学生对知识点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知识网络中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对症下药,能够大大提高复习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
        在以往的复习课中,基本都是教师讲解知识点为主,学生们比较被动,同时教师也很少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2]。虽然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的脚步复习知识点、解题方法,但是他们很难获知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解题方法的应用效果如何。针对这个问题,如果教师课前就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他们就能够清晰地了解章节、教材的知识点分布。对于教师来说,发现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中有不清晰、不全面或者学生自己难以总结的知识点时,往往就是复习课要讲解的重点内容。可见,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都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便于他们着重复习、教授薄弱知识点。


        三、如何在复习课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
        (一)利用思维导图为课堂教学打基础
        在复习课前的准备阶段,通过阅读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一部分留空,让学生回顾教材把导图填写完整,这样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到复习课的氛围中来。在复习刚开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看他们自己做好的思维导图,展示一下质量较好的导图,当然,这并不是否定学生的努力,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比如在《角的度量》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做好复习准备,教师给出线段、直线等词语,让学生以关键词为中心进行知识点发散,制作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有的思维导图知识点全面,有的思维导图形式新颖,有的思维导图还附带了学生遇到疑问的知识点[3]。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激发了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也让课堂变得更加鲜活有趣。
        (二)思维导图作为工具增加学生互动
        传统的数学复习课一般是教师负责引导和讲解,学生将时间花费在听讲和记笔记上,看起来整节课都在听讲,但是复习的效率比较低,因为他们的参与度并不高。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思维导图作为工具,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知识网络的薄弱部分,达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效果。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章节中,虽然这一章的课时数不多,但是知识点较多并且联系不大,通过查看学生自己做好的导图可以发现知识点总结不完整。为此,教师可以划分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互动,总结本章节的知识点。借助制作好的思维导图,学生们会发现自己没有总结的知识点出现在了小组成员的导图上,这样可以非常快速地发现自己的遗漏之处。通过分享导图、讨论学习,不少学生都解决了自己没有很好掌握的知识点。同时,学生在学习中完善了自己的思维导图,也为后续的复习打下了基础。
        (三)运用思维导图强化课后复习的效果
        在复习课的后面阶段,教师一般会通过适当的练习来验证复习效果,这个阶段同样有思维导图的应用空间。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出灵活多变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练习强化解题技能的训练。如果学生发现自己在解决某个类型的题目时准确率较低,就应当在思维导图上将这部分标记出来,以便课下加强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巩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认识到复习课的有待改进之处,总结更加高效的复习方法。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巩固强化课后复习、丰富学生沟通活动以及做好课堂导入等途径,将思维导图作为开展复习课的优秀工具。
        参考文献
[1]邝嘉亮. 浅谈线上教学下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的复习教学[J]. 好日子, 2019, 000(023):P.1-1.
[2]戴静. 思维导图下的小学数学复习教学[J]. 小学时代(奥妙), 2020, 000(001):13-14.
[3]宋美萍. 应用思维导图,提升数学单元复习效率[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 No.1212(05):65-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