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王发杨
[导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自主地解决问题,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发杨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泉塘初级中学 436053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自主地解决问题,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教师有效性教学观念淡薄、教学中不重视学生技能培养、教学方式形式化等几方面探讨造成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因素;并从提高课程意识、形成新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培养旺盛的求知欲、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探究分析、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观念,接着运用教育的新定义、新内涵来指导生物课堂教学,才能使生物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到实处。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变革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生物教师要以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二、运用教学技能组织好课堂教学
        教师认真备课,为上好这节课打下了基础。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得看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技能来组织好课堂教学。参加工作了一年,就教学技能这块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下面就简单的介绍几种教学技能,旨在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好的学习氛围。
        导课是在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利用导入方法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个开路,希望通过新课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进入新知识学习的状态,同时,好的导入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欲望的形成。在导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感觉到新内容的有趣性和价值性。接下来就是设计好导入内容,使每节课一开始,就紧紧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全神贯注的学习新课。另外,导入还可以做到使前后内容相互连贯,温固而知新,复习前面的内容,又为以后的内容做个铺垫。再教学中,通常使用复习导入、实验导入、设置疑问等方法。比如,在讲解必修课“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个章节中,通过上一节内容“新陈代谢和酶”的复习后,导入新内容,首先教师给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要从它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出发,其中,条件是光和酶,原料有CO2和水,对植物体来说,CO2可以从大气中获得,那么水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又是下一章节所要讲的内容。
        所以,导入在教学中是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不仅能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且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为课堂营造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情趣。


        三、设疑置难,诱发学生的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叶的结构时,我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要深些?”“秋天落叶时为什么落在地上的叶片多是背面向上的?”,还有在讲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时,我提到:“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有的花只开花不结果?”在介绍“基因”时,提出了“为什么××是双眼皮而你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四、合理设计生物实验教学
        初中生缺乏学习生物基础知识的兴趣,但是却对于生物实验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因此,生物教师合理设置生物实验执,也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断发展的基础条件。首先就是要选择难易程度较为合理的生物实验,并将小组合作加入实验内容中去,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完成的生物实验,而非单人即可完成的实验,这样也能够促进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生物实验也要增加一些拓展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中的实验,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思考空间。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课程内容有着一定关联,但是却没有实际案例的实验,让学生共同讨论,发散思维,寻找实验的较好方式,从而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指导小组为每一位成员设置任务与职位,形成小组的内部合作与分工,避免部分学生在小组中无事可干,要合理安排优等生与差生的比例,形成以优带差的形式,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一般来说,每一个小组都需要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与材料保管人员,组长的职责是进行任务分配与协调及实施。记录员则主要记录合作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汇报员负责向小组汇报或全班进行汇报成果。材料保管员负责保管本组进行生物学习时所需的学习工具或材料。通过这种分组来更好地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结束语:生物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制订不同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贴合学生心理与兴趣点,结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学生乐于学习、爱上生物。

参考文献:
[1]王国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236.
[2]张华平,张苗,安建梅.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析[J].实验室科学,2018,21(06):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