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林晓云
[导读] 听说能力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基础,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听说。
        林晓云
        广西灵山县平山镇新庄小学    535425
        【摘要】:听说能力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基础,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听说。而应该是:如何在听别人讲话的过程中,敏捷的抓住谈话的中心,并迅速做出反应;如何迅速、有条理、间接准确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别人,以说服乃至感动对方。这些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科学、系统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读写而忽视听说,以为听说能力不用学也会自然形成,其实,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在低年级培养听说能力,会是书面语言发展得更快。同时,书面语言的发展,也将使口头语言更精练,更有条理。当然,听说和读写还是有区别的,不能互相代替。培养不同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训练途径和手段。训练听说能力,主要是训练听话说话。听话,要听得准,听得完全,能抓住要领;说话,要说得清楚、完整、有条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谈谈我对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
        一、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语文教学中听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
        兴趣是一种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训练效率的兴奋剂。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生活中,直接兴趣仍然起支配作用。因此,在听说训练中应从引起兴趣着手,使他们主动听,积极说。激发兴趣所用的材料内容要新鲜,情节要曲折,词语要通俗,可以是儿童未听说过的故事,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对话。方法要多样化,可采用听说游戏、讲故事比赛、绕口令练习等等。如在听说游戏中有“听通知”、“打电话”、做“传令兵”在讲故事比赛中,有收听“老师讲故事”后的故事复述比赛,还有表情、有动作的创造性复述比赛等。让听说训练与游戏和活动中,是儿童愈听愈爱听,愈说愈爱说,这样,他们不仅课内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在课外也能积极主动地练习。
        二、引导学生的视听想象
        儿童的听说活动离不开想象,他们的听说能力提高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想象力的高低。所以训练听说要发现低年级儿童想象活跃,具体思维较为发达的特点,要求他们在听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形象。这不仅仅有助于加深记忆和发展想象力,也有助于激发听说兴趣。如在《小马过河》这一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分为三步:第一步,出示与讲述内容相应的课文插图,让学生边看边听。第二步,把课文插图拿走,老师口述,要求学生根据词语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想象,并进行说话练习。另外,有时让学生上讲台前进行动作表演,帮助他们想象。学生掌握了这种听记的方法之后,在听  别人叙述某些事物时,好像有图画出现在眼前,既有趣,又好记。
    三、指导学生复述要点
        听说训练也要培养逻辑思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听说能力发展的水平也取决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使学生能在听说过程中,学会分析综合的抽象概括,开始可以指导他们复述要点。指导学生复述要点,我在每次训练之前都要提出听说的要求,如要求学生注意故事里讲的是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它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道理或什么知识。训练说话时,要求学生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板书髙驻地进行复述,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找出要点,独立复述。采用这种教法,既可以让他们避免死记硬背,说话啰嗦,又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听话把握中心的好习惯,为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创造条件,为他们创造性复述打好基础。
        听说能力是交际、表达、学习的重要能力,它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训练程序和途径,需要有完善的计划,良好的教学方法。听说训练要取较好的效果,必须注意几个原则:
    1、听说训练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在听说训练中,要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的能力,这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关键。

观察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材料,听了再说的要求,调动了学生有意记忆的积极性,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解能力的发展,使儿童听得快,抓得准,表达正确、有条理。
    2、循序渐进。
        听说训练也必须注意循序渐进。从内容方面说,要做到由短到长,有简单到复杂,从训练方法说,要坚持先听后说,先模仿学说,然后再逐步扩大创造因素,做到独立发表,避免片面地跳跃式前进。
    3、全面性。
        听说训练一定要做到全体学生一起学习,缩短差距,普遍提高。
        
        五、听说结合训练在听说训练中,重视听与说之间的关系,要将听说结合训练平等地贯穿到语文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老师的说话往往不能听仔细、听明白、听完整。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具体对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具体指导,如经常与学生谈论新闻,引导他们养成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习惯,训练他们听说能力;通过快速问答,加强他们的听说能力;通过辩论抢答,深化他们的听说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听广播时能复述基本内容、发表意见时能条理清楚、讨论问题时能听出不同分歧、交谈时能态度自然的目的。
        六、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叶圣陶说:“此学科:听、说、读、写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因为读书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不可割裂的,是相辅相成,听、说、读、写必须协调发展。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训练,要想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必须要将其与读写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全面推进,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1、使用“说读”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说读”,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就某一篇教学文章,认真研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全班同学切磋交流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必须经过仔细阅读,把握重点,才能条理清楚、祥略得当地说出所读的内容。通过此举,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课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 过“听写”练习,强 化 听 说 能力。
        “听写”是小学语文教学 常 用 的 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只侧重考察学生对
        拼音、汉字的掌握情况,而缺乏全面的知识考察形式。教师应多形式、全方位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考察,如采用听写词句、听后复述、写出听后感、歧义句分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 “听写”能力进行多方面考察。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也是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要通过“读”、“听”、“写”来共同作用于“说”,逐步使学生在倾听中学习“说话”、在阅读中享受“说话”、在书写中理解“说话”,真正做到学为所用、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听说能力教学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师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思路、方法和模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为着眼点,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充分体现和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