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语境创设------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龙碧忠
[导读]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和实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成为了英语教学的总体指导思想。
        龙碧忠
        耿马自治县第一中学 云南省 临沧市 677500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和实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成为了英语教学的总体指导思想。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成长中的语境影响,英语成为了很多高中学生的第三语言。因此,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语境创设尤为重要,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素养的培养有积极作用。笔者试图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和理念、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创设的策略三个方面做简述和探讨,对核心素养理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贯彻做出一些浅简反思。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语境创设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容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国家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我国教育改革、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我国国际教育竞争力,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对学生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做了系统明确的阐述。具体而言,英语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思维品质,指人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和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达的水平和特点;学习能力,指学生主动拓宽学习渠道、积极调适学习策略、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外交场合提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异国文化的钥匙”。英语学科作为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沟通素养、读写素养、思维素养、文化素养、思维素养、文化素养、态度素养、策略素养等核心素养的载体,也是学科教学的目的。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可以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却什么都表达不了。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也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但在教学实际中,英语词汇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无论是从词根词源角度、或者是从构词词义角度、又或者是从语境语用角度,很多语言学家都提出过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但作为外语教学,由于语用环境的缺失和学生对语言感知的差异,词汇教学一直被一线教师贴上了“费时低效”的标签,也被很多学生“嗤之以鼻”为最无趣枯燥的学习活动。一直以来,机械记忆和简单的重复背诵成为了英语词汇教学的一大主流教学模式。现在很多网络词汇记忆辅助软件采用的方式也是让学生通过中文提示记英文,或者通过英文记忆中文。这种一一机械对应的方式看似高效简洁,却让英语词汇丧失了许多本源的信息传递功能。


        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学生接触的第一语言为本民族语言。比如,在笔者工作的地方,许多佤族同学到小学才开始学习汉字和汉语。初中和高中依然处在对汉语使用的适应阶段,这给英语的学习和教学增加了更大的障碍和挑战。根据二语习得理论中的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少数民族同学在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中面临着从本民族语言到汉语,再从汉语到英语的心理机制。毫无疑问,他们所面临的母语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更为严重。所以,很多少数民族同学英语学习中的障碍更多,学习动机和兴趣较弱。尤其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掌握,缺乏有效策略和持续兴趣。
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创设的策略
        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尝试。
        一方面,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元素,归纳总结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以话题为载体有效呈现词汇。例如,笔者执教地区的佤族同胞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他们依然保留着对大自然最原始、最淳朴的敬畏。在呈现节能环保类词汇和自然力量(灾害)类词汇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自然本能的认识,征集话题,再以话题群组的形式呈现词汇。最终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学习、练习、使用词汇。把单个词汇创设成语篇,以字词句的形式逐渐促进学生在语境中习得词汇。另一方面,从词源的角度充分挖掘英语词汇所蕴含和承载着的文化背景要素。例如,傣族同学的泼水节是她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the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的构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累Spring Festival (春节),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以及西方的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Valentine’s Day(西方情人节)等与节日有关的词汇,并带领学生了解各类节日的起源和所承载的优秀文化。最后,无论是在做话题词汇呈现和教学中,还是节日词汇积累和节日文化探究中,都应设置专门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素养。
        根据语言学家克拉申的情绪过滤假说(Emotion Filtering Hypothesis), 语言学习者只有在快乐和愉悦的情绪中,才能高效实现语言习得。通过创建学生熟悉和轻松的英语词汇呈现语境,让学生在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中接触和使用词汇,这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无论是对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还是文化意识建设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参考文献:
徐 浩,屈凌云. 2019. 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Wilkins, David A. 1972.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MIT Press.
Krashen, D. S. (198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作者简介:龙碧忠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硕士,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云南省2020年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云南师范大学研修班学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