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第二小学 贵州 岑巩 5578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与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英语在社会上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作为一门外国语言,人们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要将关注点投放在小学阶段,通过不断地创造学习条件,推动学生更好地掌握。在此过程中,教育游戏脱颖而出。因此,本文将以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视点,不断地分析二者相互融合的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引导。
关键词: 教育游戏 小学英语 实践思考
在实际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育游戏的使用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更好地把学生的关注点进行汇集,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想法和注意不会转移到其他无关学习的方面,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实现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完善。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活跃课堂教学环境
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入一些教育游戏,可以更好地烘托起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学生在接触和学习的时候,总是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不能够将课堂的环境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对现下知识点的把握和未来后续学习的继续展开。而教育游戏的加入,可以帮助教师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借助游戏的形式简单化和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
(二)加强学生注意效果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感兴趣的内容是有限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不能够理解知识内容及其重要性的情况下,受到他们年龄特征的影响,在课堂上保持专注的时间是较短的。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之下,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适时地引入一些教育游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引领和带动,更好地推动他们保持专注和活跃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将教学内容教授给他们。
(三)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教育游戏不同于课堂之下学生们玩耍的游戏,它本身就是在保证学生兴趣和情绪饱满状态下,把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将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学生所理解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将教育游戏适时加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更好地架构起学习的框架,从而使得他们更好地感知英语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不断地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素养。
二、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
(一)教育游戏融入词汇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开展过程中,词汇占据着半壁江山。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词汇的学习,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又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和背诵单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词和意不能相匹配的情况。为此,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引入一些教育游戏,通过游戏的操作和进行,带领学生实现对单词的记忆。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关于身体器官的单词时,就可以提前做好一些单词卡片,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大组,一组负责贴卡片,另一组则需要等待前一组的学生将卡片贴在相应的身体部位上。通过两组学生的不同分工和贴词操作,让学生在游戏的欢快氛围中实现对单词的正确记忆。
(二)教育游戏融入听力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开展过程中,听力的教学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听力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存在,不身处于外语的环境之中,不做足够的听力练习,很难将英语听力攻克。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英语听力的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将教育游戏融入其中。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故事题材的听力任务时,就可以在班级内部挑选几位同学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让学生带有感情地将听力材料读出来,这样其他同学在进行听力任务时,就可以置身在一定的故事环境之中,既可以带动起他们的情绪,也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听力学习。
(三)教育游戏融入阅读教学
英语的阅读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英语阅读,既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也需要学生对西方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这一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教育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置身于阅读的世界之中。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感恩节题材内容的阅读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屏幕上投放关于感恩节的图片,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竞答,让学生在争相回答的积极氛围中,更好地将注意力投放在课堂上,更好地为接下来文章内容的阅读做好铺垫准备工作。
三、结束语
将教育游戏加入到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英语这门课程本质的认识,更好地推动学生不断地提升。为此,相关的教学工作者一定要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认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引入教育游戏,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活跃的状态下实现对知识的把握,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高娟.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
[2]张慧,崔相哲.教育游戏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