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静
黑龙江鹤岗一中 154101
摘要:让高中的数学课堂更高效一直是高中数学老师们要努力达到的目标,高效课堂是教师们在精心研磨考纲的前提下,精备知识结构,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准选择教学策略,通过课堂这一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收获高效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更高效,方法
让高中的数学课堂更高效,一直是每位数学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怎样能提高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是数学老师们永久性钻研的课题。那什么才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是教师们在精心研磨考纲的前提下,精备知识框架,精心设计教学各步骤,精准选择讲习策略,通过课堂这一平台,以学习者为主体,教师学生互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获取高效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前提下,高效课堂要以发展素质教育为第一使命,培养学生的立异创造为指导思想,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那么让高中数学课堂高效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集体备课,是高中数学课更高效的先决前提。
要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在精心设计的教案中,因此教案设计的好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每位教师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即使每节课都精心设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只是个人风格的体现。如果每节课的教案都能集思广益,博取众家之长,那么受益的不仅仅是老师,更是学生。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年长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年轻教师精通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新的想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大家一起出方案想方法,集体备课的潜能是巨大的。
集体备课的教案不能只是提纲,要分为:预习准备案、课上知识案还有习题案三部分。
(1)预习准备案是把讲解新课需要的以前学过的知识准备齐全,只是准备知识点,不用出题或提出问题,也不用学生思考准备的太多,增加学生负担,主要是让学生上课不能因为以往的知识而影响对新学内容的理解。
(2)知识案是教案最核心的部分,在既能减轻教师负担又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集体备知识案,首先由每位教师轮流主备,每周教研组长分配任务,让几位教师每人一节提前备出总共一周的课,在教研日老师们坐在一起进行研讨,推敲每部分的设计,增加、删减知识点,最终形成定案,然后再由主备教师修改成形后印发给所有教师,那么每位教师的每节课教案都是含金量超高的“黄金”教案。
(3)习题案是教学效果检验的部分,每节课的对应练习体现在纸上,它比教师板书、学生抄题省时,也比多媒体播放试题集中。集体备习题案,教师们一起研讨题型是否全面,难易程度是否适中,题量大小是否合适,然后由主备教师定题,连带知识案一起发给各位教师,实现资源共享,使数学课高效有所依。
二、新知识情境式引入,是高中数学课更高效的教学策略。
情境式引入是指教师教学中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或相近的带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每节新课教师如果能精心的思考提出与本节教学信息相关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积极的投入思考,并加深学生对教师导入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比直接把知识点强加给学生或让学生生搬硬套的理解效果会好得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创设知识情境可分为两种:
(1)创设日常生活中学生们能亲身经历或显而易见的情境,或易于想象理解的与所学知识信息相关的实例情境。
例如在讲立体几何中的异面直线,如果直接给出异面直线的定义,学生很难直观想象出异面直线到底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如果我们以实例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如一座桥与桥下纵横交错的火车轨道,或者教室内的某些异面位置线等,这样既直观又形象。
(2)创设与教学知识信息相关的或有利于辅助知识理解的问题,来引入新知识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概念或性质、结论,效果会更好。如《几何概型》中,几何概型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能透彻的理解,以问题引入如“甲参加射击赛,靶子半径为20cm,靶心半径3cm,现一人随机射击,假设每次都不脱靶,击中靶子任意地方等可能,问击中靶子的概率?”学生很自然能回答出概率为0.025,再引导学生分析出解题中分子与分母代表的量,还可再举出两个例题,水到渠成的总结出几何概型的定义、公式、特点,情境教学比传统的数学教学更高效,能让学生实现了思维上的飞跃。
三、课上问题式引领,以导促学,是高中数学课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一个具有启示性、向导性和连续性的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致及求知欲,还能够让学生深入的思考,让问题很好的解决。集体备课的知识案是系统的、全面的知识详案,每个老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征形成具有个人格调的导学案,把知识输送给学生。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逐步的接触知识,深入的分析、理解、掌握知识的路线图,教师要以问题的形式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问题的设计要紧扣学习内容,解决疑难的地方,呈现出重点,问题的设计者是教师或者学生:
(1)教师的设计。
教师的设计首先要有针对性,直击主题;其次是启示性,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跟着问题走,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要怎样做;再次是层次性,问题要一步步的推进,不要跳跃太大;最后是开放性,直接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开放性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注意让学生思维的集中与分散相得益彰。
(2)学生的发问。
学生提出问题能更有效的促进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但不是让学生问一些浅显的,令同学发笑的问题,耽误课堂时间,要用问题引导学生问的深,问的巧,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能引起同学的深入思考和共鸣,带动学生全员性的积极参与,而不是整堂课只靠学优生 “撑门面”,教师引导学生的满堂问,最终得到的应该是数学高效课的满堂彩。
四、建立友好的教师学生关系,是高中数学课更高效的有效途径。
友好的教师学生关系是使数学课高效的基石,学生只有喜欢老师、崇拜老师才能爱学和乐学。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传授了学生知识而居高临下,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数学高效课堂,就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
(1)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师生平等交流,所谓教学相长,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只有深入的思考才能有效的发问,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中课堂才有生机,才能高效。
(2)课堂下,教师课上教授学生怎样学,课下更要让学生知道怎样会学的更好,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让他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有学习的动力,不放弃;对于学优生,教师要多鼓励,让他们成为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教师要成为他们学习中的赏识者。
五、掌握数学理论方法,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是高中数学课更高效的持续保障。
数学的理论方法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帮助很大,高中数学的理论方法有:数形结合理论、函数与方程理论、化归转化理论、分类讨论、类比等,教师在处理每节课的习题案中,不能只是就题讲题,要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理论方法,并配有类化题,使学生会一题能解决一类问题,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逐步的培养。
总之,数学课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想让高中数学课更高效就必须准备充分,有目的地教才能使学生有方向地学,采用有效的教学韬略和方法,引发学生的激情与潜能,从而让高中的数学课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