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袁红波
[导读]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育在当前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详细分析,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袁红波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小学,441109
        摘要: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育在当前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详细分析,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教育内容中抽象概念较多,学生由于缺乏知识基础,思维能力训练不足,难以理解抽象概念。教师通过生活化教育引入知识点,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在小学开展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理论要紧密联系实际,相得益彰,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初衷。小学生思维判断能力较弱,数学教育中对“数”、“图”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启发阶段。谈到教育,需要了解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细节,为增加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数”、“图”等事物的熟悉程度,学生通过这些抽象的概念,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练习,在生活中进行总结,进而引导学生解决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2、领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生命即教育的理论,任何学科的教育都不能脱离生活的现实,小学数学课程也不例外。小学数学是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是数学教育的基础。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理解的难度越来越大,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是促进教育理解和交流的自我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1、培训模式单一,缺乏兴趣引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通常根据课本中列出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更注重讲解解题步骤和解题本身的技巧。学生可以被动地接受老师对问题的解释,然后列出相似类型的问题反复练习,这种训练方式过于单一,缺乏严格的注意力引导。小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难以集中,这种教学模式让小学生越来越不新鲜,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对学习数学产生抵触和厌恶。
        2、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难以理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科,数学的任何一个部分不理解都会造成知识混乱。很多老师根据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解释过多的学科理论知识。小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力较弱,还没有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和理论概念能力,教授们对理论的讲解和理解难度很大,导致学习效果不好。
        3、教育观念落后,学生参与度低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课程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身特点,导致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热情。

这种教育理念使小学生的数学教育变得贫乏,违背了以学生为发展目标的教育理念。
        
        三、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在新课改过程中,小学数学教材经过多次修订,更加贴近现阶段学生的日常生活。许多数学知识点可以有效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密切相关,使教学的内容可以更加的生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10以内的整数加减法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理解。比如,向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计算体温,“今天你和你妈妈在超市已经买了两个大西瓜,可是晚上爸爸下班后又去超市买了一个大西瓜,那么到现在你家里一共有多少个大西瓜?”经过这种教学方法,小学生与自己父母建立联系,从而对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课堂课程结合以生活为中心的实践,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容易理解的加减法知识。
        2、模拟栩栩如生的情景,提高注意力
        小学生主要依靠感性认知来获取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模拟更真实的情境,以整合教育内容,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真实体验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学习人民币换算的时候,可以通过文具店买东西,让学生体验单位换算的真实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在文具店里放置道具,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交易和转换。通过买卖经验,对人民币转换的知识印象深刻,并获得相应数学知识。
        3、讲解数学小故事,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故事是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式,对小学生尤其具有吸引力。讲故事更合乎逻辑,可以构建适当的场景,让学生进入创造的情境,在故事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探索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使学习更有效。
        4、引入多媒体教育,拓宽学习渠道
        小学生对卡通非常着迷,而带有数学内容的卡通将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一种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点与其他各种表现形式的方法相结合,如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模拟学生在课堂上的三维生活,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个场景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教学理念的运用与实施,在于教学角度的构成和课堂风格的灵活运用。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教育意识和评价教育,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小琴.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J].考试周刊,2016,(76).
        [2]杨锋华.在生活中寻找快乐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24).
        [3]康明珠.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策略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3).
        
        [4]高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2):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