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的中长跑训练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刘勇
[导读] 中长跑节奏训练能够提升学生对这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动作技术,合理地把控速度,把握运动的节奏,从而获得更好的体育成绩。
        刘勇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荟萃中学241000
        摘要:中长跑节奏训练能够提升学生对这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动作技术,合理地把控速度,把握运动的节奏,从而获得更好的体育成绩。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训练理念,合理地选择节奏训练的方法。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运动特质,合理地引入节奏训练法。本文主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的中长跑训练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长跑;新课改;跑步耐力;训练特征
引言
        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基于科学的训练方法,以此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中长跑能力。同时,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起自身的实际身体条件,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中长跑的教学优势,教师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制定,保障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初中生中长跑的特征
        在进行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体能,并且提升身体的耐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正处于身体的生产阶段,以此其心肺功能都在发育的过程中。而在这个时期进行中长跑项目的开展,就可以有效地利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方面的有效提升。同时,还需要有效的结合中长跑的运动特征,进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方面的合理制定,进而充分的保障发挥出重要的训练目标。对于初中生而言,其自身的肌肉以及骨骼都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环节都没有发育完毕。为此,其身体的力量以及实际的爆发力也没有得到完全的发育。以此,就需要在这个阶段,得到有效的锻炼,以此提升自身的身体潜力性。在教师开展的训练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在进行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需要有效的依据训练方法,进行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方面的训练。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能够引导学生在合理的训练活动当中,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学生错误的运动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引导。以此,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自身的身体重心,以此有效的利用科学的跑步频率,提升自身的运动水平。
二、节奏训练法的探究
(一)科学呼吸节奏,提升运动潜力
        在进行中长跑的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方式是每2-3步进行一次呼气,之后在2-3步进行一次吸气。以此形成2-3不呼吸的节奏方式。而在吸气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鼻腔吸气的方式,之后再从口腔进行呼气。这是由于在进行中长跑的运动过程中,其运动的路程较长,因此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具有良好节奏的呼吸方式。不同于行走过程中的自然吸气的方式,在进行排布的过程中,需要将吸气的气息尽可能地将废气呼出,以此形成较强的深呼气的效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临近终点的过程中,则需要进行呼吸的调整。而在最终冲刺阶段的时候,需要提升呼吸的频率,甚至最后阶段需要短暂的进行呼吸的病猪,以此能够实现加速度的冲刺,形成一种短平快的呼吸节奏。但是,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伴随着长跑的进行,由于体能方面的不足,出现一定程度的乏力、胸闷以及喘气费劲的问题,这样的现象就表示学生达到了体能极限。而作为教师,则需要在这个阶段,能够有效地鼓励学生进行继续运动,以此可以突破自身的运动绩效,进行意志品质方面的提升。这样的训练方式,也是有效的起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思政教育的作用。
(二)分解节奏讲解动作
        绝大多数初中生都知道中长跑项目,但并没有全面把握中长跑的动作。所以在节奏训练之前,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展示正确的中长跑动作姿势,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技术要领,帮助学生把握跑步的节奏。教师可以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分解成不同的小单元。例如,如何正确的摆臂、如何调整呼吸。示范之后让学生模仿练习,进行短距离的跑步。教师要仔细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纠正学生的动作,做好训练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这一教学环节可以采取课堂和户外课堂相结合的方法。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演示动作视频,让学生观看分解的动作。在户外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原地摆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呼吸节奏的变化。之后让学生尝试着摆臂两次呼一次,每跑两步吸一次。
(三)多样化的节奏训练方式
        在具体练习时教师要选择比预定目标更短的距离来训练。以1500m中长跑为例,在训练时可以选择600~1200m的训练距离。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空间感距离感。第一,击掌法、节拍器。也就是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跟随教师的击掌方式来调节运动的节奏。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来调整自己的运动节奏。节拍器和击掌法大致相同,也是在控制节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跑步的节奏。第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在中长跑节奏训练的过程中,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训练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当前使用较多的游戏教学方式就是“跑垒接力”“跳绳接力跑”等方法。
三、优化初中生中长跑训练效果的措施
(一)注重增强中长跑训练的趣味性
        中长跑是一项较为枯燥、乏味、单一的体育训练项目,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耐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对中长跑训练很难提起兴趣。这样不仅不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打破这种体育教学局面,注重增强中长跑训练的趣味性,可以适当地将游戏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完成中长跑训练。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精心地设计中长跑训练计划,促使学生感受到中长跑训练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
(二)中长跑的一般战术
        比赛开始前,学生做好充分的热身和拉伸,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比赛开始时,由于体能较好,最好采用4步2吸、4步2呼的方法(女生由于肺活量小,建议直接2步1吸、2步1呼),采用较快速度,匀速跑动,步伐与呼吸相配合。200米过后,由于身体的各项机能出现反应,呼吸出现气短时,及时调整为2步1吸、2步1呼,很快会出现“极点”,学生需要克服困难,尽量保持平稳的呼吸节奏,保持匀速跑动。600米过后,学生的体能大幅度下降,各项身体机能持续亮灯,呼吸困难,跑动节奏会明显放慢,及时调整为1步1吸、1步1呼,学生需要克服困难,加深呼吸,保持平稳的节奏直至终点。
(三)简单配合,提前练习
        在刚开始练习中长跑时,先有意识地注意呼吸的方法以及一些练习呼吸的辅助方法,如肺活量练习等,并过渡到与手臂的摆动相互配合,要求自己一次或者两次手臂摆动做一次呼吸配合,在练习时要注意摆臂的速度,刚开始不要过快。这样经常进行反复练习,呼吸与手臂的配合就会慢慢协调起来。刚开始是练习中长跑的基础,要在这个阶段对呼吸要领反复强化,加深对奔跑节奏的感觉,为中长跑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必须先讲解呼吸的具体步骤,再进行原地的呼吸练习,检查学生的呼吸节奏是否均匀,原地把呼吸节奏练好后再加上原地跑动摆臂加呼吸协调练习。原地跑动与呼吸协调配合好以后可以进行中长跑的短程训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现阶段的初中学生进行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为的是能够有效地利用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运动潜能,同时也是符合现阶段新课改要求下的素质教育需求。在未来的训练过程中,需要积极的符合这样的教育要求,有效的提升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世民.刍议初中体育中长跑的训练方法[J].品位经典,2020(12):160-161.
[2]沙红亮.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控制分析[J].田径,2020(12):51-52.
[3]魏江鹏.初中体育教学的中长跑训练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0):153-154.
[4]吴旭锋.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5):61-62+65.
[5]王海宁.初中体育教学的中长跑训练教学方法思考[J].田径,2020(09):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