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观察·评价·巧用——小学低段体育课投掷项目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 尹利兵
[导读] 投掷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

        尹利兵
        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
        投掷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在小学中低段体育课上,投掷类教学项目出现的内容比较多有正面投掷,侧面投掷,上一步投掷,交叉步投掷等教学内容。在课堂的教学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课上积累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去突破课上的重难点。笔者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提出了下面几点教学策略和方法,和各位体育教师一同交流探讨。
一、场地布置要合理
        投掷项目课上我们首先要考虑安全距离,在侧向投掷练习时,学生左右前后的站位,面对面投练习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会不会投到学生。课上学生集合的站位时,尽量让他们背对太阳,背对风,当我们在课上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当学生在侧向投掷轻物的时候,逆风投掷练习时,或者是面对着比较吵杂的环境,会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以及逆风投掷会比我们原先设定的距离目标不一样。
        所以,我们在布置投掷场地区域时,合理利用操场或者室内篮球场地的大小,将学生前后左右的距离在1.8米或者2米左右,这样的安全距离更加适合孩子们原地练习动作及热身的抛接游戏,当学生在练习侧身,向后引臂,蹬地转体时就不会碰到前后的同学了。后面的教学环节有面对面投掷垒球或者轻物时,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情,不要只考虑一般的学生能力去设置前后两边的距离,要考虑班上能力最强的孩子大概会投掷多少距离,然后再去考虑前后一起投掷的安全距离。
         二、学情观察要及时
        课上组织学生侧身或上一步持沙包(轻物)投掷练习时,教师强调学生要上一步或者侧身,很多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上错脚。在进行四列横队同一方位,一排一排投掷或者二排一起错位投掷的时候,老师没有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后面三排或者二排的学生没有具体的布置任务给他们,这样导致的问题:1、学生整堂课练习密度不够,强度太小,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达不到老师的教学要求目标。2、练习效果和趣味性不足,后面没有投掷的学生自控能力不足,老师在发令和关注投掷学生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自由聊天,导致课堂纪律不好,影响教学进度。
        笔者在练习上一步投掷的时候,观察到很多学生不知道上哪个脚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清楚的知道上左脚一步,把左脚的裤脚卷起来一些,通过这样的设置,改进学生易犯错误上错脚。四组同一方向投掷时,我利用的二组错位同时投掷,后面二组同学观察前面同学动作,并徒手做一次,给投掷学生助力。这样教师能更容易观察学生的投掷情况以及动作的掌握程度。不但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还大大提高了练习密度。
        为了更好的观察学生练习情况,我们可以将四组学生背向投掷,二组同时同教师口令向背向投掷,还有二组边观察边原地练习投掷动作,这时教师可以在投掷二组的中间,观察学生的投掷动作,不同的练习形式,在提高练习密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评价方式有内容
        同样一个评价,有的老师说的平淡如水,有的让人感到评价的如此勉强,有的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表扬及评价有内容,启到激励鼓励的作用。
        评价时眼神要有一定交流,评价做到有内容
        课上即性评价或者总结评价时,先做到和学生的眼神交流,无论是鼓励还是引出重难点或者出示练习内容。体育课上学生回答时,老师眼神没有看学生,让他说完或者做完展示动作后就示意让他归队,随意说:“做的好,做的标准。”这样的评价即使是夸奖表扬,也是不真诚的。我们应该具体说出学生做动作时好在哪里,比如出手角度很好,斜上方45度;或者快速挥臂这点做的很标准,这样学生在下次练习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哪里不足,要怎么去改进。
         四、巧用道具促进步
        在投掷沙包或者垒球教学中,我们了解决出手角度,都会在投掷区前面拉一根有高度的彩色带子或者横线,让学生投过绳子。但是实际练习中,我们设定的高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出手,起不到解决问题作用。
        听课教师和评课老师建议,我们应该根据学生身高的不同,拉横线或者横绳的时候应该是一条斜线,就像我们每一排都是按照身高从高到低进行排队的。钟老师建议一二年级的学生,拉横线的距离投掷线2米左右,高度大概1.7米到2米左右,三四年级设定横线高度为2.2米左右,距离投掷线2米到2.5米,当然我们要考虑学生实际学情身高,拉一条斜线。
         五、技术动作要明确
        理解正确的技术动作是我们课的灵魂,当我们拿到投掷教材的时候,我们自己先要尝试练习,亲身体会动作技术的重难点及用力顺序。当我们在教学比赛中抽到“上一步投掷垒球”的内容时,很多老师把“上一步”理解为投掷完后的缓冲步为上一步,那么他在不清楚技术动作结构的情况下去备课上课,这堂课的重难点肯定设计的不合理。正确的上一步投掷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的准备姿势开始,然后侧身左脚上前一步,左肩对准投掷方向,这里的左脚上前一步才是真正的“上一步”。
        “原地正面投掷”和“原地侧向投掷”,我们常常会混淆动作,原地正面投掷是一年级教材内容,身体正对投掷方向,持球肩上屈肘向前投出。侧向投掷是正面投掷的升级版,左肩(或右肩)侧向投掷方向,蹬地转体后,持球手背后过肩向前快速挥臂投掷。所以,我们拿到教材要尝试练习,体会动作结构,设定单元教学计划及各课时的重难点,上出精彩有效的体育课。
        一堂成功优秀的教学课,需要我们考虑的细节很多,我们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方法,从中总结提炼更加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式,还需我们不断磨课,不断积累探索更加实用的教学策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