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 张玮
[导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科学构建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张玮
        余庆县天湖小学564499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科学构建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载体,结合教师的亲身实践,对高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策略的这一论题进行一番详细的个人观点说明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高质量;现状分析;构建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的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构建多媒体的生动教学课堂,设计小学合作讨论形式课堂以及开展实践性的综合探究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现状分析:
        学生的重视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影响着提升课堂的效率,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不高,对待课程漠然,那么教师的教学进度就会放缓。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一些小学生对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这一课更多是概念性的背诵,不如理科知识的学习更积极,更益智,但其实这说明学生的态度存在着问题,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作为分数的学习考试科目,更对于学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认真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才能拥有更好的信念,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二、高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多媒体的生动教学课堂,活跃学习氛围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运用媒体来构建丰富的课程,其中图片、视频、动画的展示让课程的导入变得更加轻松,更多的好看的照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寓教于乐的学习体验。多媒体的生动教学课堂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内容,与此同时,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的等更加高效的形式,将课上与课下联结起来,在课下通过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家长与学生的联结,也让道德与法制课堂变得更加完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探访古代文明》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构建多媒体的生动教学课堂。我为学生播放了一个动画短片“百家争鸣的故事”,精美的动画,好听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讲解该成语的历史背景就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不同学派,各家学派有自己的言论和观点,各家流派争芳斗艳。我阐释了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的特点,这提升了学生对优秀古代文明的热爱之情,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设计小学合作讨论形式课堂,提升时政意识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化课堂。我构建了分层设计的小组合作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来针对主题与教材进行合作讨论,学生在自由结组后进行提出质疑、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等一系列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分析探究,提升了主动参与的信心,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秉承主动发展的原则、多种教学手段互为补充的原则与实践性的原则,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找到了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开发学生思路。
        例如,在讲解《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设计小学合作讨论形式课堂。教师可以引入新闻激发学生的兴趣,热门的事件正好可以与课本中的概念相符合,这时教师就展开了课堂的小组辩论赛,辩论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观点,阐述论点,由于最近接连发生研究生跳楼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导师不可告人的面目,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来讨论“学历与人品之间的关系”,发散学生的思维,并着重讲解如何利用法律手段合法的保护自己,培养学生更缜密的逻辑思维,培养法律意识。
        (三)开展实践性的综合探究课堂,培养学生素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开展实践性的综合探究课堂,高质量的课堂需要有丰富的形式。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实践是将课本理论变成现实的途径,比如在讲到法律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关法律案件,指导学生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灵活的运用知识,再比如讲到感恩父母的章节时,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为父母洗脚,进行家庭劳动的实际性作业,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哲理。我们还可以在班级开展一些辩论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还可以为学生为学生播放一些电影和视频,让学生说出或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提升学生的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的开展课程,调动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获得更好的学习习惯,丰富自己的道德与素质,以最饱满的热情,以高效的方法去坚持学习,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科学文学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常运.回归生活,智慧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2(05):171-172.
        [2]国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5(05):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