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莉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陈塬惠明小学
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是教学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作业评价存在评价方式简单化、评价标准绝对化、评价主体单一化。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谈一谈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评价的一些策略。
一、评价标准变“唯一”为“多维”
传统教学中学生上一样的课,做一样的作业,全班学生一把尺子,一个标准,统一填 “优、良、中、差”等级或分数,这与《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精神背道而行。如何“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我在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中尊重学生的差异,设计了“作业分层布置卡”按学生的能力层次布置相应的作业,或者对相近的作业提出与学生能力相应的完成程度不相同的要求,使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葡萄。如学习了“连减的简便运算”后,设计了如下层次的作业布置卡:
小学作业分层布置卡
第八册第 三 单元 课题 《连减的简便运算》 第 1 课时
作业层次 具体内容
我细心我能行 1.在 ○ 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1)150-28-72=150○(28○_)
(2)729-196-204=_○(196○204)
(3)☆-□-△=☆○(□○△)
(4)a-b-c=a○(_○_)
(5)126- _ - _ =_ ○(78+22)
(6)684-(584+37)=684 ○ _ ○ _
我努力我成功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528-53-47 (2)545-167-145 (3)849-(349+87)
我实践我快乐 3、解决问题(比一比谁的方法最简便)
城关小学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三年级至六年级共做好事427件,其中六年级做了109件,五年级做了127件, 四年级做了91件,三年级做了多少件好事?
教师将学生按学习能力水平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学生的作业为第一栏的基础题,第二类学生的作业为前两栏题目,第三类学生的作业为前三栏题目。按此作业要求,只要每一类学生完成自已应该完成的作业就可得到三个“星”。这种多样化的作业,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使学生在作业时,能看到成功的希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并经常能在“跳一跳”后取得成功,进而越跳越高。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只有评价标准多维,才能合理、合情、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作业。
二、评价主体变“单一”为“多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所以在分层评价学生的作业时要把握三个内涵:首先,评价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次,是否只有教师评价作业,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其三,作业的评价离开了学生,充其量也就是检查与被检查的形式,学生参与评价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作业判断、作业修正的有效学习状态,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习中的不足和本课相关知识点,达到作业评价的真正目的。
因此,评价学生的作业的主体要多元化,让学生参与评价,在评价中体验与发展。一年来我在班级尝试了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协助评价,教师集中评价等多种评价主体。
1、学生自我评价:每天让学生从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本作业本保存情况、综合等级给予自己评价。(见表)
???????? ?学 生 自 评 表
填表方法:最好画三颗“红星”,较好画一颗“红星”,较差画一颗“空心星”
星期 课前准备 课堂表现 课堂作业 家庭作业
作业
整洁 综合等级
全对 改正 完成 全对 改正 检查
一
二
三
四
五
学生对自己每天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每周进行总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其改进自己作业中的不足。
2、学生组内评价,每月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自评,方法同自评相同。
学 生 组 评 表
姓名 课前准备 课堂表现 课堂作业 家庭作业
作业
整洁 综合等级
全对 改正 完成 全对 改正 完成
填表方法:最好画三颗“红星”,较好画一颗“红星”,较差画一颗“空心星”
3、家长评价
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参与评价就可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架起一座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采用表格等形式。 (见表)方法和自评相同,画“星”。
家 长 评 价 表(数学家庭作业)
内容 学生表现
孩子是否主动学习
孩子写作业的速度
孩子写作业的质量(正确率)
孩子的课本、作业是否整洁
孩子是否与家长探讨数学问题
孩子是否读数学课外书
综合评价
填表方法:最好画三颗“红星”,较好画一颗“红星”,较差画一颗“空心星”
4、教师评价
笔者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评判者,而是参与到学生作业评价中来,评价结果以星级制(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或定性描述等形式纪录,对解题方法独特或有进步的学生,除得“三星”外,另外激励性语言,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览或向家长发表扬信。
三、评价方式变“单一”为“多样”。
不少老师认为,作业评价就是批改作业,往往把作业批改当成一件简单的、习惯性推动的一种行为,作业批改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对作业批改行为的优劣和它所可能产生的后果研究甚少。在批改数学作业时,只是对作业过程和结果给予一个正确与否判定符号、等级,有的老师甚至连给学生评定一个等级的功夫也省去了,只是简单的打一个“√”或者“×”。学生在作业中发现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的修改和指导,或者学生在作业中的精彩表现得不到赏识和鼓励,学生发回作业后只关心作业的等级,对造成错误的原因不加追寻,对成功的经验不予总结。
笔者的做法是在每次批改作业的时候,不仅是给出一个对错判定和作业等级,还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引导、养成、交流的功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每次作业的具体情况,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下一句或几句评语,这种评语一定是有针对性的,而且是饱含着老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如果不是通过具体的尝试,你很难想象几句简单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心灵中所产生的强烈震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学习上的效果,我给学生写评语,通常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鼓励类评语。对作业书写认真、正确率高的优秀学生我经常使用鼓励类评语。如“看到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看到你的作业,老师感到真骄傲!”,“批改你的作业,老师感到很幸福、快乐!”等等。对后进生,要及时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激励评价。例如,“最近你的作业进步真大,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小男子汉!你的进步,表明了你有实力,相信自己,努力吧!”“孩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认真,你定会是最棒的!”等等。
第二类是期待性的评语。例如,“你是一个好学的孩子,书写再认真些你会更棒!”,“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通过努力,你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学生!”等等。
第三类是商榷性的评语。老师根据不同的情况,用商榷性语言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更正。这时我会在更正过或要更正的地方写下这样的话:“开动一下小脑筋,仔细想一想,看你能发现错在哪里吗?”,“好学生,计算再仔细一些好吗?”等等。通过评语还可以和学生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例如,“你有什么想法,写在作业后面,好吗”,“今天数学课你喜欢吗?”,“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等等。
同时为了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评价,保存记录,我设计了作业分层评价表: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评价表
年 月 日 星期
作业内容
达标情况 评 价 问题与建议 个别辅导情况 其它
学困生
中等生
优等生
后记与反思
一年来笔者进行了作业设置与评价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与人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是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与教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平台,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是教师通过分析评价结果的变化,从而了解自己教学的成绩和问题,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能力提高和素质发展的原因,寻求改善教学的对策,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