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峥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将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应对考试上,物理的探究意识不强,理解也不够深刻,针对物理的难点问题,仅掌握了标准的分析处理形式,就迫不及待的进入后续的物理互动中,而鲜少深思物理的内涵。目前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压力较大,学习的热情也不高,多是枯燥的求知,死板的记忆,形成物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有关的问题换一种新颖的表达形式,随着知识的复杂性变化,学生就容易感到茫然无措,出现物理思维的桎梏,教师应紧密的结合现阶段的教育问题,创新物理的教学形式,尽可能让全部学生都集中在物理的互动中,不遗余力的展开物理的变革,完成新课改的变革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高中教育中课程教学目标也在不断的调整,物理的教学方式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的做出更新,进一步优化,使得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更具高效性。目前,在很多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树立起现代教学理念,很多物理教师并没有深刻认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不足。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落实到位,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切实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完善
我国的教学焦点一般以传道、授业及解惑等为主,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采取题海战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这三者对学生进行施教,所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在新课程理念中,要求学生和老师两者之间要做到教学相长,把以往重知识和重分数的理念剔除掉,要求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技能,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过程。因此,从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思想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1.2教学氛围不足
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代入感具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一些教师由于对于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并不是很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往往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整个课堂氛围显得比较沉闷,师生之间也没有互动,根本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3教学方式错误
大多数的高中物理教师都已经习惯用传统的教师方式开展教学,难以从宏观的角度对课程的总体目标进行合理的考虑,很难实现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的同步实行,以至于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一般情况下,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知识传授的方式进行讲解,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由于教师存在教学方法上的错误,致使学生不能深入的了解物理知识,学生不具备要求的自主学习能力。
1.4教学条件相对滞后,部分高中物理实验操作匮乏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真正学习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帮手与有效途径,但从现实的教学环境来看,当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验操作存在普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县乡一级高中,由于教学设备与环境的限制,县乡一级的高中的物理实验操作就更为匮乏。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高中物理的教育多为应试教育,考试多为纸上做题而不会考验实验动手能力,这样的结果导向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实验操作能省则省,使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生疏,也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深层次具象化了解。
二、新课改下解决高中物理教学问题的主要对策
2.1加大对教学设备资金的投入力度
为了做到与社会发展同步,迎合新课改的需要,突破物理教学的质量,应该加大对教学设备资金的投入力度。学校应配备一系列的多媒体和与之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学习中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在PPT课件的引导下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增加、物理课堂良好氛围的增添、物理课程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所以,加大对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2.2物理教学方式要注重多样化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比较呆板,只有单一的讲授式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經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有一些学习内容很抽象,看不到、摸不着,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例如,在学习磁感线、电场线、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物体的运动轨迹、磁感线、电场线等抽象知识进行动态模拟。通过这种形象、具体、动态的形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专注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极大的提升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2.3讲究教学方法,缓解课时压力
学生对知识的把握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练习训练。譬如高中物理集中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核心概念,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矢量问题。这些全新的知识你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把握,这你得讲究方法,开动脑筋。一可用媒体演示法。课前,你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自制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知识用形象直观的媒体演示给学生看,再配合讲解、实物演示、投影等。这样可缩短时间,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二是实验演示法,教师可将知识点中的核心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用实验演示的方法给学生看,将书本知识与实验有机结合,达到快速掌握的目的。
2.4优化课程教学
在新课改下,对于学生个性化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瓶颈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其才可以在不断地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突破学习瓶颈,使得其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在磁感应强度的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相关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是非常强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突破物理学习瓶颈。
2.5 教学内容的转换,弥补实验教学不足
教学内容由“课题讲授”向“学践结合”转换,弥补实验教学不足是新课改下提升我国高中物理教育实效性的必要补充。物理是应用学科,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物理反应和原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其所能达到的效果是说教教学难以比拟的,所以说实验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来说非常重要,但当前由于客观原因,我国高中物理的实验偏少,因此高中教师应该多开展“学践结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多去实践物理知识,帮助其真正理解物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物理实验的重视,不是说一定要多做实验,单纯地提高实验次数也不一定能真正提升物理教学成效,而应该重视物理实验与实践的操作理解,多用生动的实验现象来辅助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学习热情是大有裨益的。
三、结束语
新课改的深化给物理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物理教学也面临或则更加严峻的考验,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积极转变自己的思维态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同时学校也应加大对实验器材、教学工具的资金投入,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超.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下一代, 2019, 000(012):P.1-1.
[2]陈耀.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读与写(教师), 2020(7):0263-0263.
[3]尚晓红.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