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尹翠平
[导读] 伴随着我国的全面素质教学的推进,每一科的教学目的不仅限于教授知识

        尹翠平
        湖北省潜江市曹禺中学433100
        
        摘 要:伴随着我国的全面素质教学的推进,每一科的教学目的不仅限于教授知识,更多应该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指点学生要把知识和生活结合到一起,从多重角度去领悟知识、了解生活。化学实验在初中这个阶段中是一门较为特殊的科目,初中时期,学生们首次触碰到化学这门学科,因而,老师在教授知识时不仅仅是要给学生讲解课文上的内容,还需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化学实验的实践能力,从这方面来看,老师能否在教课中培养出学生自主思考、实践操作以及探究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教师要培养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乐趣,这样就能够给学生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模式。化学中的实验是化学学科的辅助内容,是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领悟化学知识、锻炼动能力和提高化学素养的。对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抗拒心理、教师缺少趣味实验的经验的问题,教师可用趣味化学实验的方法: 打破固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分小组合作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外联系生活,增加实验形式; 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实验的限制。所以本篇文章的重点是趣味化学实验的开展要点分析,提出良好高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应用策略 。
        对其他各类学科而言,化学这个专业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际操作和实验,它们从本质上具备着不少的兴趣和相对较强的自主可控性。因为,有一些老师由于受到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教学中我们过度注意对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完全忽略了对化学实验的含义与重要性,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们只能成为被动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不是很大,时间久了,就可能会对化学这门专业的知识点产生一种排斥情绪,从而大大降低了这门专业的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在教学中化学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与实践型的人才,是十分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的。教育改革的渐渐深入,使得教师们在教学中创新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实验活动是教育化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较了趣味性的实验和传统化学活动,首先,趣味性的实验着重强调了这种实验活动的趣味性,并且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的积极性基础之上,乐教而乐学,给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化学实验环境氛围,耳濡目染的向老师教授有关化学方面的知识,慢慢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动手实践的能力。在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实践性教育中趣味化学的实验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并且这样可以以此为基础来训练学生逻辑思考。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教师们就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教育的意义和其重要性,并且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教育当中,最大程度的优化教学效果。
        一、趣味化学实验开展的主要内容
        (一)增强学生参加实验积极性指导
        不管是在课堂教学、实验活动、实践教学,还是课后预习、 小组自行讨论、作业学习题,都不能没有学生的参加,绝大程度上教学的质量、效果和效率都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广泛的、积极的参加。对于化学实验来说,实验不仅源于课本,还源于生活,作为实验开展的支撑理论知识和公式必不可少,如何有效在课本教学与实验教学之间有效转变,自然衔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入实验,将知识运用实验是教学在开 展实验教学时应考虑的问题。
        (二)实验中引入趣味要点
        趣味化实验与传统实验从字面上就有显著的区别,如何在实验中导入趣味是趣味化学实验开展的关键。此外,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教师还应当把握以下两点:第一,教师工作。传统化学实验的核心内容围绕实验进行,教师不需要围绕其他 内容去进行备课,课堂也不需要穿插其他内容。而在趣味化学 实验下,教师首先应当针对实验去发现其中可以增加趣味性的 内容,利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去进行趣味性的呈现,这大大加大了教师的工作。第二,实验节奏和侧重。

在进行趣味化学实验中,教师应把握各个环节开展的节奏,清楚地意识到趣味内容 是实验教学的辅助,不可利用太多时间去进行趣味内容而导致实验时间过少。
        (三)开展后的成果作用要点
        趣味实验和传统实验相比,更具质量和效率,教师在开展完趣味实验后,应当将实验的成果和作用进行总结反思,成果包括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学生的反思,作用包括学生的参与、实验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将成果和作用进行记录后,应当认真分析,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做出问题调整和进步鼓励工作。
        二、初中化学中有效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策略
        (一)实验前:趣味游戏导入
        实验开始阶段正处于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形成与建立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采取了一定的情趣和游戏导入,在强调了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建设的同时,自然地导入了实验要点和内容,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以人教版小学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这一实验为例,在这章节的开展中,实验主要表现为各种化学物质的燃烧反应,比如 mg 、 c 、 p 、 s 等,而燃烧反应的发生和现象也是这次考试的一项重点内容之一,由此,教师们就可以进行举手的抢答游戏,比如在黑板上简单地写下 mg 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实验中:媒体设备导入
        多媒体设备作为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之一,它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充实课堂,为其教学创造了新的风格和颜色。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初中化学九年级数字化学上册第六个单元的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在实验教学进行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微课的方式展示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反应方程式、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可以通过利用微课的方式来播放二氧化碳的制取操作过程,可以通过利用微课的方式去实现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等等。多媒体器材的运用方式多样,面对这种化学实验,教师们可以选择采取各种形式去渗透实验。
        (三)实验后:展示评分导入
        展示评分是实验的结尾部分,是对学生实验进行内容成果的总结,教师可以在此部分的开展过程中融入趣味性。在学生进行完实验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展示总结,教师从学生展示的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实验中的问题、实验探究等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评定打分,也可以成立评定小组,共同促进评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教师将评分最高学生的展示内容在班级荣誉墙进行展示,促进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性地加强和提升。
        结束语
        趣味化学实验与传统化学实验有很大的区别,教师的备课、课堂内容都应当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使实验的开展能最大程度上呈现出趣味性,保障学生的广泛有效参与,使趣味化学实验展示出最大化的效果和效率。最后,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被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仕卫.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5):136-137.
        [2]林美丽.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考试周刊,2019(6):166.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9.06.152.
        [3]沈璐.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6(69):132-132.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6.69.121.
        [4]杨欣辉.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节微型实验的应用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06):P.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