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冬雪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浦北中学 535399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和发展,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最热议的话题,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过去只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模式,应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结合教学实践以及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历史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还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品质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并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唯分数论”的教学思想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使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能够焕发生机与魅力,能够真正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确定主题,理清线索
想要备好一堂课,就必须先设计这堂课的主题。为此,笔者认真研究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新课标中对本课的学习提出以下要求:列举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笔者认为新课标更突出强调中共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因此,在本课设计时,笔者将如何通过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突出中共中流砥柱的地位作为本课的核心。
主题确定后,接着教学设计中应按照史实的逻辑联系,加强知识的整合,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合理的历史知识体系。本课一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平型关大捷、根据地的建立和百团大战。这三个部分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如何把它们串联起来,并通过它们来突出中共在抗战中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本课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普通的小标题设计只能让课撑起来,而有价值的小标题却能够让课活起来,成为这堂课的线与魂,在阅读相关的学术专著后,笔者确定了这样三个小标题:坚决抗战的时代先锋、开辟敌后的人民公仆、力挽狂澜的民族脊梁。在中华民族进行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中共始终坚定不移的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在民族危亡之际带领人民群众撑着民族独立解放的一片天。因此,中国共产党是时代先锋、人民公仆、民族脊梁。小标题既是板书,将本节课的灵魂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也是引子,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让这堂课变得有血有肉。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感受中共的脊梁精神,培养家国情怀,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彰显了学科价值。
二、提炼素材,贴近生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种类繁多,在挑选时应注意依据课标、立足课本、发掘乡土资源。除此之外,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教学资源在挑选时,还应为立德树人,培养家国情怀而服务。所以,在本课教学导入时,笔者选择了海门市区的一块浮雕,浮雕上记载了汤景延团部在当地抗日的事迹。通过对地方史的发掘,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是可以“触摸”的。此外,在讲到根据地建设和中共带领根据地军民主动出击日军时,也都相应补充地方抗日史的资源。通过利用地方史资源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激活历史课堂,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区域自豪感,增强对家乡国家的热爱。历史对于学生而言,总有一种距离感,谈及历史资料,学生第一反应总是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史料。但除了文字史料,历史还有很多有趣的资料可以开发和利用,比如图画、图表、文物等。初中生的无意记忆比较明显,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颖的、直观的材料印象深刻。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在设计时,试图用诙谐又有思考性的漫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三、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核心素养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由于注意力不足,难以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情境教学法则是提升课堂活跃度,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激起共鸣,让学生意识到历史是鲜活的,并在润物无声中渗透家国情怀。在讲完本课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这一子目,笔者出示一张照片,照片的主题是《老农夫和共产党》。以这张照片为情境,提问学生:如果你是图中的老农夫或者共产党,你会和对方说些什么?请扮演不同的角色,设计他们的台词。新课讲授已经结束之时,以一张照片为基础,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也帮助学生更加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符合初中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有重要作用。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要紧紧地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加强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叶敬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8(32).
[2]李小芬.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