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
陕西省西乡县第六中学 邮编:723500
【摘 要】所谓情景教学的概念界定,是指向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特定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某种情绪体验,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创设符合教学主题的情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学习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和教学应用手段。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应用;教学主题
【正 文】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意识及良
好的个性品质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目标由于受到各方面条
件的限制和影响,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和围绕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
技能这一目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较少。虽然随着社会和
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创新意
识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但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
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的的影响,这些目标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往
往难以实现。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在基础教育中应该实现的这些目标呢?根据
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情景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
学习中积极思索、大胆质疑,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得到发展,从
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且能被初中数学教学广泛采用的教学
方法。
二、何谓情景教学法
其中情景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特定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某种情绪体验,以达到使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指向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与其 它教学法相比,它形象生动,强调知识性、实用性、实践性相结合,
给学生以真实感。在虚拟的情景中,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
最突出的特点是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
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学生“更好地探
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
选择与判断……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
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目的。
三、创设符合教学主题的情景
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没有固定的模式,针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特点,一般来说,应经过的几个步骤是:创设主题情景——自主探索新知——巩固应用反馈——拓展升华提高。其中,创设出符合教学主题的教学情景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它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况下,在考虑他们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以达到活跃他们的思维、增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的目的。例如,在教授九年级随机事件时,我走上讲台,便展示了一张章鱼的图片,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位“明星”吗?学生哄堂大笑:这不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预测7次全中的章鱼保罗吗?这和我们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啊?我笑而不答,问:你们认为章鱼保罗真的具有预测的神奇功能吗?学生摇头:不是,只是碰巧而已。我引入正题,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碰巧”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中,我们称之为随机事件。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就多次运用了情景教学法。
首先,设置以下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情境来理解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2.油会漂浮在水面上;3.a2+b2=-5(其中a,b都是实数);4.水往低处流;5.公鸡下蛋;6.三个人中必有一个是女人;7.明天会下雨;8.人的体温都是是100摄氏度。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这是一种真实的数学情景,将教材中的教学学习任务还原于生活,用真实的数据创设与问题紧密关联的实际背景,从而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实际化,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创设情景的第一步完成后,应就这个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2、4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3、5、8称为不可能事件的话,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6、7又是什么事件?你能确定吗?由学生完成概念,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体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这也符合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所强调的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培养他们“数学并不非遥不可及”、“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意识,并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应用的理念。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和探究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我们知道,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是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最好方法。
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之上,应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求解过程作出
反思,利用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对先前问题的求解过程作出反思,并能反过来解决其它类似的实际问题。 再比如我在讲到八年级的旋转和平移时,我创设了电梯上升,关窗户,摩天轮,钟表时针、分针的转动,水车等等数学情景,制作成 了教学视频,在讲到勾股定理时设置蚂蚁吃食物的最短路程等问题都有效的引入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平移和旋转的特征。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是很多的,揭示了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本质。
四、情景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进行思维联想;能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能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
最为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
能力。但教与学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运用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 应注意创设的情景要有针对性。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内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
表现方式。现代教学技术和信息的发展,为情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
便,如多媒体,图片、实物展示、游戏、问答等,因此,创设教学情
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学习动机、
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此外,应考虑条件
的许可性,尽可能创设真实情景,以引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
学习的内部动机。并最快捷地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情景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受到教
师、学生、媒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在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教学
效果。
【注释】参考文献:
[1]葛红江——例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j].中学数学杂志。
[2]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