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加固技术要点分析 1王露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1王露 2刘晓庆
[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主要由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质量的优劣决定。
        1身份证号:33082419930820XXXX;2身份证号:34112619910704XXXX
        摘要: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主要由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质量的优劣决定。在建筑工程中加固地基施工,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施工稳定性。为此,研究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加固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地基施工加固技术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缺乏与试验相结合的专业研究,导致加固后的效果难以满足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对于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实际需求。本文对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加固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加固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直接决定了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加固处理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基础功能的发挥。所以,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环节,必须结合工程情况科学制定技术方案,合理选择基础施工与地基加固技术类型,全面掌握各类工艺操作要点,充分发挥不同施工工艺及加固技术的优势,促进地基基础整体质量的提升。
        1地基施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的不断增加,保证施工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基础施工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施工企业的重视。就我国的基础建设而言,主要存在三个问题。首先,一些施工企业没有意识到基础施工的重要性,相关管理方法不完善。其次,基础施工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不熟练掌握一些先进的基础施工技术。最后,基础施工材料的选择存在问题,一些企业选择的基础施工材料不能满足项目的施工需要。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努力改进现有的基础施工技术,做好基础加固工作,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地基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有效应用
        2.1挤压法地基加固技术
        挤压法地基加固技术是一种较为传统且古老的地基加固技术,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碎低饱和度黏性土、较为松散的碎石土等地质建筑工程地基加固中,能够有效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适合那些需要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建设项目,如水利、交通、港口等工程;当处理非饱和性粘土地基或高饱满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时,应采取防振、隔振措施,需要分别采用连续夯击或安置必定数量的碎石桩以进行加固处理。以强夯法为例,其涉及动力密实原理、动力固结原理等物理原理,包括大能级强夯、冲孔强夯置换等多种工艺,分为主夯、副夯、满夯三阶段,包括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夯点位置标记、检测控制等施工步骤,通常以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为主要施工设备,通过重锤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能够使土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进而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使土层产生强制压密,消除饱满砂土地基的液化。具有使用设备简单、施工费用低等施工优点。
        2.2排水固结法地基加固技术
        顾名思义,排水固结方法主要适用建筑工程建设中那些水位较高的软质地基加固工程,如各类淤泥、淤泥质土及冲填土等,其利用天然土层本身的透水性,通过超载预压的方式以及在地基上设置排水装置,可以将地基中的孔隙水排出,从而加快软弱土层排水固结,改变地基原有的排水边界条件。该方法主要由排水系统与加压系统两部分构成,利用地基排水固结的特性,将软土水分有效排出让土层间隙变小,可分为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等施工工艺,以提升地基土质密度、坚固程度。比如塑料PVD排水板竖向排水固结法,其排水系统主要由具有优良透水性的PVD排水板构成,加压系统主要由超出设计标高的回填沙构成,具有适应地基变形的能力强、稳定性好造价低等优势,技术原理主要是加压系统产生的孔隙水应力、附加应力与排水系统的共同结果,使得孔隙水含水量随之降低,促进地基固结;再如真空预压法,适用地基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如新吹填土、超软粘土地基,其加压系统主要由用真空泵对砂垫层及砂井抽气产生的空气压力构成,使得地基承受一个大气压pa的作用,而排水系统主要由垂直排水通道构成,在此方法下,运用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形成压差以实现排水固结,具有适应力墙、工序简单等优势。


        2.3灌浆加固法
        灌浆加固主要包括钻一些孔,并向孔中倒入适量的化学灌浆或水泥砂浆。泥浆与土壤颗粒接触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产生胶结作用。水泥浆凝固硬化后,会加固地基,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能,填补地基形成的裂缝和空隙。目前注浆加固法分为高压喷射注浆和静压注浆两种技术形式。进行注浆加固施工时,技术人员需要提前对各项参数进行测试论证,合理设置注浆量、注浆速度、相邻管棚间距等参数;控制和检查钻孔精度和成孔质量;根据施工情况,同步配制泥浆,合理设定泥浆的掺量,确保灌浆作业在泥浆初凝前完成;以基础边缘区域的注浆加固工作为主,逐步向中心区域延伸施工,避免注浆孔之间出现交叉孔的问题。
        3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加固技术要点分析
        (1)针对裂缝处宽度大小不超过2.5mm的裂缝称为细小裂缝;在裂缝处利用灌注粘结剂对细缝进行修补的方法。粘结剂主要包括:异氨酸酯以及固化处理后的多元醇材料,利用材料中的聚合反应,并混合在密闭的包装物当中。利用粘合剂修补时,打开盛放包扎材料的容器,快速分散介质,待反应结束后,采用直接或钻孔灌注方法,填塞到细缝中,根据裂缝生成的聚合反应,形成网状分子聚合物,由此加固地基中细缝。同时,在实际应用时应当注意,保证裂缝的清洁,在灌入前要将细小裂缝中的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基层处理完成之后,在混凝土底层涂刷一层树脂胶水。(2)在完成地基施工加固后,养护应按照结构胶说明书要求进行,养护时间为30min,养护期间不能在粘贴件上走动,不能堆放重物,不能干扰粘钢构件,在常温下,养护时间随温度下降而延长。碳纤维布铺好后,应检查各处的碳纤维粘结度,避免出现空鼓、裂纹现象。以上三点为建筑地基施工加固技术要点。
        4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与加固质量控制措施
        4.1科学制定技术方案
        施工前,掌握各种基础施工和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如果对具体施工信息了解不够,就很难获得区域施工效果。同时,当技术方案不合理时,也会增加各种质量隐患的风险。因此,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建筑基础施工方案,掌握各种施工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应用原则。方案批准后才能组织后续施工活动。提前做好各种常见施工问题的应急预案。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实施相应计划,尽可能消除施工中的一切不确定因素。
        4.2加强材料管理
        建筑基础施工时,应反复检查所用各种材料的状态和质量。例如,采用灌浆加固法时,重要的是检查泥浆是否混入各种杂质或泥浆的稠度是否达标。采用基础加宽加固法时,应检查钢筋是否生锈,清除表面残留的铁锈,并均匀涂上防腐保护漆层。
        结束语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的方式,证明了设计加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以此为依据,证明此次优化设计的必要性。因此,通过本文设计,能够解决传统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加固中存在的地基基底承载力低的缺陷。但本文同样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未对本次实验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进行检验,进一步提高设计加固技术在现实应用中的可信度。这一点,在未来针对此方面的研究中可以加以补足。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地基施工加固技术的优化设计提出深入研究,以此为提高建筑工程综合质量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肖玥玥,段少文.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当代旅游,2019(03):227.
        [2]刘洁.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居业,2019(02):99+102.
        [3]蔡芳芳.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居舍,2019(02):40.
        [4]刘树燕.试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居舍,2018(34):69.
        [5]何俊颉.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8(02):204.
        [6]谭达圣.对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与加固技术的解读[J].居舍,2017(35):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