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厦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楚雄市 67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随之大幅提升。这对我国道路设计和修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路基修建尤其是软基处理方法在道路设计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路基软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探究,并就路基常用软基处理方法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展开了分析,以期为有关领域从业者提供指导。
关键词:软基处理;道路设计;应用实践
引言
当下我国道路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较为复杂的地质情况和软土分布情况为道路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因软基处置失当导致事故发生的状况时有发生。故而加强路基常用软基处理方法的探究和应用实践,对我国道路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路基常用软基处理的基本原则
我国幅员广袤,有着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针对不同的地质环境应适用不同的路基软基处理办法。软土普遍存在于各类道路施工中,是道路建设过程中需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软土指的是物理力学条件交叉下的软弱土层,具有强度低、透水性差、压缩性强的特点。道路施工过程中,能否有效处理软基土质问题决定着道路整体工程根基是否稳固。故而在对道路建设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统筹兼顾各类要素。充分顾及施工地点的地质状况、生态环境、道路条件,结合过往设计经验和施工工程条件,充分进行工程整体时间与空间上的评估研判。进而以动态设计的方式展开施工方案,以建立因地制宜的道路施工处理办法。同时做好施工进程的监理工作,应事先埋设好监理器具,以人工和器械的双重监察实现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工程展开情况的具化研判,以更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地质勘探工作,必要时在已有勘探结果基础上进行二次勘察,填土时应控制填土速率,以有效规避坍塌、填充不实等情况的发生。
2道路软基处理应注意事项
首先在于需维持路基稳定性,在道路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路基的稳定是基本前提。因施工机械或交通运输导致的路基变形,会使得挡土墙、桥台等设施发生系列形变,这对于道路整体安全而言具有相当的不利型。其次在于可以提前进行路基填充,因道路软基的可压缩性和不稳态,故而优先开始路基填充以避免后续施工方案的更改延误,能够使得道路施工更富整体性和系统性,有效防止基于软基沉降带来的周边设施破坏和相关构物废置问题。其三在于对路面不均匀形变的有效预防,这要求对路基在工后年限的年沉降量进行有效预估和研判,使得路基沉降始终在工程许可范围内,以对路基沉降可能带来的路面整修做出提前预案。最后一点在于路基不应修筑过低,这是由于软土路基没有很厚的硬壳层,整体厚度不足。故而不应套用硬土路基标准进行道路修建,而应结合软土层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路基高度。以此避免路面在交通负荷下发生不规则沉降,避免在大重量车辆经过时软土基发生形变使得路面整体发生下沉式破坏。
3道路施工中软基常用处理方法实践
当下道路工程领域对于道路软基处理的方法较多,例如开挖沟渠,在排除表层地表水后,对软基进行夯实后开始道路施工的表层排水法。
在道路表层土壤为砂土或亚黏土等软弱土层情况下的表层压实法;用于解决软土层距地面不深且软土层较薄的砂垫层法;减少路面基底不均匀沉降的土木织物法;改善软土地基强度和压缩程度,同时加强地基固结程度和性质的添加剂法等。这些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各有优缺,需结合实际情况和项目工程造价等要素进行具体运用。同时面向道路施工的具体地质条件和道路未来的发展情况,以多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综合施工,以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下面对几种道路施工中软基常用处理方法基于实践情况进行分析。
3.1打桩加固法
这一方法多用于沿海地区,由于沿海地区软土层较厚。不能进行较大面积的深处理,这时可以打桩加固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混凝土桩、碎石桩作为这一方法的主要应用措施,依不同的沿海地质环境被各自针对性运用。其中水泥搅拌法被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地基,是一种成桩效率较高,成本相对较低的软基处理法。这种方法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具有地面振动少、环境友好的特点,主要应用于软土层在十之二十米左右的情况。碎石桩法是指以碎石、石屑、砂石、粉煤灰等混合水泥和水,依不同情况调整水泥比的软基处理方法。其桩型介于软性桩与刚性桩之间,在我国现今的施工场景中被广泛运用。其缺点在于工后沉降较大,需在施工完成后加装一层土工格栅。并在路基沉降完成后才能开始下步施工,故而单独施用时效率较低,需与其他施工方法配合使用,被普遍应用于十之二十米的软土处理。混凝土法施工的效率与质量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承载力,也相应地费用较高。在其他方法能够适用的情况下一般不被使用,被普遍应用于二十米以下的软土层处理工作中。
3.2砂垫层法
相对于其他软基处理方法,砂垫层法在排水和地基加固方面较有优势。砂垫层法不需采用深处理的方式即可实现地基加固,多被用于地基厚度较薄、软土层距离地面不深的情况下。砂垫层法是指通过应用质地坚硬、材料良好、颗粒均匀的砂石进行土层铺设的方式,达到增强排水、固结软土层、加固地基的目的。但在软土较厚的情况下,通过单独的常规砂土层铺设不能有效确保重型车辆通过时路基不发生形变。这时铺设更厚的砂土层从经济层面考虑较不合算,故而需与其他施工方法相配合使用。
3.3预压法
预压法又被称为排水固结法,其具体应用表现为两类,分别是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这种方式主要通过对道路地基施加预压荷载,以排除软土地基中的孔隙水,实现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排除,以达到整体地基加固的目的。从而减少土质孔隙,增强地基在面对地面压力的抗剪强度,减少地基形变。预压法在软土地基处理的系列方法中具备两点主要优势,首先是地基沉降在预压加载期间已经完成。因此后续施工工作开展,车辆行经时不会产生后续路基形变。其次是路基土质的抗剪性增强后,有效提升了地面的承载力,加强了路面的负荷能力和路面稳定性。
4结语
随着我国道路体系网络的全面扩张,我国复杂的道路条件对道路施工技术尤其是道路地基的软基处理方法逐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应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在实际施工中应实心各类软基处理方法的有效结合,以达到最大的工程效率,充分运用各类施工方法,有效保证软土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蒙祖护.路基常用软基处理方法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3
[2]陶硕.软基处理方法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2014
[3]杨琼.道路设计中路基常用软基处理方法.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