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呈英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在国际经济市场的地位逐步提高,外贸交易的频率、种类及规模都在持续增加。由此衍生出的国际贸易需求推动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与之关联的跨境商贸物流模式也必须跟随跨境电商业务流程的更新而同步改革,优化。
关键词:用户需求;跨境电商;物流整合模式
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悄然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依托互联网的便利、快速和高效等优势,电子商务已成为新时期人们必不可少的消费形式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在相关政策和扶持措施等方面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性。在这样的良好时代背景和发展契机之下,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各种规模的电商企业总数已达数十万家。
1跨境电商物流的现状
1.1服务水平逐渐优化
随着消费者的海外购物需求越大,那么跨境电商平台在运营的时候,就会更多地去考虑如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再加上不同商品入驻平台,这些商品品牌之间也会存在品牌竞争。商品服务在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可度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于是各个品牌纷纷寻求提升服务水平的方式方法,最终形成了合力,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跨境电商平台服务水平的优化。就比如说,从商品入驻平台的标准来,跨境电商平台进一步提高了门槛,对于一些三无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在选择的时候也会尽量规避。从商品源头的把控来看,消费者所购买的每一件商品,都会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前期的考察,确保掌握这些商品的生产源头,以保证消费者在收到商品之后的售后保障。在物流网络构建方面,随着消费者的跨境购物规模越来越大,对于物流网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要想进一步缩短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周期,提高消费者的跨境购物体验,那么对于物流网络的构建,也是跨境电商平台工作的重中之重。简单来讲,更是消费者的一系列消费需求,消费观念对于品牌认可程度的影响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推动着跨境电商平台在商品选择、商品源头追溯、服务质量提升、售后保障水平提升、物流网络构建、商品信息发布等多方面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最终优化了整个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的服务水平。
1.2跨境电商面临着文化差异的困境
跨境电商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海外购物的平台和渠道。同时这些平台和渠道也受到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影响,党的民族所认同的文化肯定也是不同的,所以跨境电商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同样也会受到消费者这种文化差异观念的影响,从而导致平台的运行陷入困境。另外,各国之间的商业习惯也不尽相同,可能在我国看来司空见惯的商业习惯,在其他国家看来却是不可容忍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所以说,在当前的跨境电商发展过程当中,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文化差异这一限制因素,也是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原因所在。如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抵触性非常强,各国人民对于外国文化都抱有抵触心理,不愿意遵守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又不愿意认同其他国家的文化习惯,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2基于用户需求的跨境电商物流整合模式研究
2.1推动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
跨境电商与传统物流的协同发展及产业链的建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总体耗时较长。其中涉及的供应链上下游及电商参与对象之间的协同和配合直接关乎跨境物流网络的建立。除了主体协同管理措施的实施外,跨境电商物流产业链必须覆盖到整个跨境物流的各环节中。包括国际货代、国际运输、集装箱拼箱、报关报检、海外仓储和末端的物流配送等流程。不同的模块都需要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方式和衔接办法进行规范管理。而为了加强终端消费者的实际体验,还需要重点对配送企业的能力及服务范围进行约束。针对尾部配送过程的退货和配送环节建立相应的海外仓配物流产业链和逆向物流产业链。另外,还可以通过电商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帮助跨境物流的产业链结构进一步完善,进而从产业链的整体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和综合效率角度持续优化。例如,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就曾经在区域重点城市布局本地化发展网络,构建起了资源充沛的跨境物流基地。又比如顺丰也和欧洲国家的当地邮政部门联合建立了标准化的“欧洲小包”跨境物流业务,引领了跨境物流行业的规范化和体系化服务形态
2.2建立物流共享模式
在电子商务行业配套的物流配送和快递行业,各类资源的使用彼此相对独立。而跨境电子商务则更侧重于聚集效应的实现,即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紧密配合,并实现资源共享。例如,将跨境物流运输中的出境和入境过程提前进行不同物流模式和方案的对比,选择时效性最高的过关方案。还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常规物流流程设置个性化的配送方案,例如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对于配送的要求和标准也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将物流资源及模式进行共享是解决这一现状的最有效途径。
2.3倡导物流外包方向的转变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跨境电商企业都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物流资源的抢占中,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布局规划,选择合适的物流企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但即便如此,在境外的大部分物流业务仍主要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也是国际业内主流的物流模式。考虑到物流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加之复杂的流程,多方共同参与的外包物流模式无疑会增加其中潜在的风险。而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则能够更加灵活地将此类风险由其进行分担或转移,并且借助物流外包环境中丰富的行业资源,也便于电子商务企业实现供应链和物流链的资源整合,扩大自身市场规模。此外,在跨境物流较为棘手的仓储问题中,物流外包方所具备的成熟市场推广途径和丰富的库存资源都有利于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覆盖面积的持续增加。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促进跨境物流外包格局的实现。
2.4鼓励与本土物流企业合作
在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中,跨境电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看准合作发展的时机,联合本土的优质物流企业将网上销售和后续的物流运输配送环节进行资源整合,利用本土化优势将物流企业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发挥到位。同时,还可根据跨境物流的实际需要建立合资子公司并指派了解行业现状且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层决策人员在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之间进行协调、沟通,进而帮助物流企业逐步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并能够适应电子商务企业的业务形态及本地化物流方案。还需要将海外的仓库管理模式纳入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范畴之内,将线上销售与线下运输融为一体。
3结语
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仅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商业交流,事实上也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语言交流、制度交流等。而独特的跨境电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思想观念,影响着消费者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陈燚霖.浅谈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2-15.
[2]朱理,李元,曾璋勇.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运作模式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2018-12-26.
[3]魏宏贵.武汉自贸区建设中发挥国际物流业功能的对策研究[J].武汉商务,2016-03-15.
[4]方芳,李慧敏.跨境电商物流成本优化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