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唐业英
[导读]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充分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创设识字氛围、拓宽识字渠道、教授识字方法,进行了认识生字的有效方法的探讨。

唐业英   广西岑溪市安平镇昙伦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充分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创设识字氛围、拓宽识字渠道、教授识字方法,进行了认识生字的有效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243-01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
        1 创设识字氛围,诱发识字兴趣
        孩子的天性天真活泼,爱交朋友,爱幻想。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根据这一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适时地使用电教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学阅读,动脑思考,如运用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美丽的图片,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教师可以提问: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哪些动物朋友呀?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识字的欲望。因此,在识字教学法中,要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图文声音等多种感观刺激,激发学生兴趣,既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激发学生求知欲。
        2 拓宽识字渠道,提升学生识字能力
        2.1 从诗歌中识字。在语言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自读古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但是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再读读想想,好好地感受一下小诗句的美,并且要检查自读情况,检查字音,检查词句字音都读准。如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首先,根据老师的提示,自读课文。然后,指名读古诗,师生评议,帮助发音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诵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了解诗歌的意思,而且,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丰富想象力,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2.2 从故事中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经常阅读一些浅显的儿童故事,引导他们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 这样,长期下去,学生所认识的字就会越来越多,进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阅读。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所有学生能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


这样的识字方法,不仅可以大大地激发起学生识字的欲望,而且还可以提高识字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3 从生活中识字。在教学中,教学应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走入生活、走入自然,从身边中的景物中积累生字,既可为学生创造向往美好的情境,也可以让学生懂得关心自然和生命。通过这样的教学,了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重要性,掌握识字教学的含义和提高识字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更为重要的是达到识字教学的美育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体验在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过程中的自然美。
        3 教授识字方法,增强学生体验
        在识字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采取时候的方法进行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在学法上,让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比如通过一首儿歌,了解歌词中描写的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或者是出示“生字娃娃”和他的好朋友跟老师读,纠正字音。也可以自读、由小老师领读并对其进行及时评价,同桌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自学效果。接着,去掉拼音后集体读、小组比赛。然后,去掉生字朋友自读,学生一起来交流好的识字方法的同时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小的问题,如:在黑板上画“网”;用“运”组词等。最后,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巩固生字,增强识字的兴趣,不仅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而且加强了对生字词的复习巩固。
        另外,在在识字教学中,要遵循规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研究性学习,通过具体课例的分析、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德育渗透,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收到的效果很好。通过识字教学,学生从整体把握了知识,比较容易地掌握了重点,难点也变成了易点,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因此,要创建开放式的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感。
        在我们的课堂上,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一种积极因素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自主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宋彦. 人教版与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综合性学习领域比较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袁2010
2 王娟. 小学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野道冶[D].华东师范大学袁2011
3 白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袁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