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陶绪金
[导读] 目的 探究在手术治疗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生理指标产生的影响。

        陶绪金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500
        【摘要】 目的 探究在手术治疗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生理指标产生的影响。 方法 纳入病例:152例,病症:高龄股骨颈骨折,入组时间:2019年3月-2021年3月,分组方式:电脑等量随机,组别:实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全身麻醉),每组各76例,分析麻醉后患者的生理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收缩压、舒张压等生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干预,可优化患者的生理指标,提升意识恢复效果,且麻醉起效、麻醉维持等与全麻相似。
        【关键词】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生理指标
        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之中的发生几率较高,当前,人们寿命不断延长,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股骨颈骨折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股骨颈骨折发生后,可见患者腰骶部疼痛,站立和行走困难,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表现,手术属于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术中麻醉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耐受能力不足,代谢能力比较差[1],所以必须合理麻醉方式的选择,本文就在手术治疗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生理指标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152例,病症:高龄股骨颈骨折,入组时间:2019年3月-2021年3月,分组方式:电脑等量随机,组别:实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全身麻醉),每组各76例,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39:37,年龄(岁):最大:80,最小:60,均值(69.85±3.63)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8:38,年龄(岁):最大:82,最小:61,均值(69.76±3.51)岁。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进行干预,应用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的咪达唑仑、每千克 体重1.5毫克的丙泊酚及每千克体重2.0微克的芬太尼、每千克体重0.06毫克的维库溴铵开展麻醉诱导,采取质量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行气管插管表面麻醉处理,完成气管插管操作以后,将其与麻醉机相连接,持续吸入体积七氟烷,其体积分数为2%,术中,持续泵入每千克体重2-4毫克的丙泊酚,舒芬太尼应分次追加,追加永陵必须在每千克体重6.0微克以下。
        实验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干预,在患者的L2-L3椎间隙内部开展穿刺处理,将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注入其中,注入量为5毫升,确保硬膜外导管连接正常以后,将0.5%浓度的罗哌卡因10毫升注入其中,麻醉过程中,必须严密监视患者的术中反应[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收缩压、舒张压等生理指标进行测量记录[3]。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疼痛评分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s),计数资料检验行x2,表示用(%),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2.1 生理指标
        实验组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收缩压、舒张压等生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下表1:

        2.2 麻醉指标
        实验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2:

        3 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干预中,可循序生效,充分抵达腰骶神经,对其产生阻滞效果,药量运用比较少,平面控制效果好,且对患者的机体刺激比较小,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优化麻醉效果,提升患者术后苏醒效率,保障老年患者安全健康[4]。
        研究表明,实验组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收缩压、舒张压等生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见,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麻醉,可优化患者的生理指标,对麻醉效果进行优化。
        综上所述,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生理指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勇军.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v.22(S2):116-118.
[2] 郭丹、李克寒、张洪军、张力.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转子间骨折PFNA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20, v.41(20):96-99.
[3] 韦炳耐, 黄建忠, 吴斌. 腰麻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000(007):1426-1428.
[4] 唐巨.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及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病人股骨头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 045(001):64-66,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