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李庆
[导读] 生化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中尤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教学有着较高的要求。

        李庆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生化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中尤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教学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生化检验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就需要加强对教学问题的分析和探究,进而采取有效的改进办法,若生化检验教学故步自封、缺乏创新,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有效性和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本文就生化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生化检验;问题;改进办法;教学
        引言  
        生化检验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是生物学科与医学学科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其在培养学生生化检验综合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创新意识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化检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生化检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显然越来越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所以目前生化检验教学中也存存在各种问题,如实验教学过于单调重复、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基于此,根据生化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改进教学也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1、生化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验教学不协调
        生化检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共重的课程,其不仅要求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所掌握,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转化为实践技能。这就要求在生化检验教学中,科学平衡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关系[1]。而就实际来看,很多生化检验教学都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问题。虽然有些教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但是也没有从实际出发,合理调节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关系。这显然不利于提高生化检验教学的有效性。
1.2考评体系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在生化检验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而就目前生化检验教学来看,在考评体系方面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比如缺乏对学生全方位、全方面的考核与评价,考评指标过于单一、考评形式不够科学,这显然难以发挥考评的作用与价值。
1.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生化检验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才可以持续提高教学质量。而就实际来看,在生化检验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十分落后、单一,如理论以灌输讲解为主,实验以示范指导为主,并没有基于学生需求、兴趣爱好进行创新和优化。


2、生化检验教学改进办法
2.1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教学
        虽然生化检验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不能否认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学好了理论知识,也必须能够将其转化为实践技能[2]。所以在生化检验教学中,平衡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十分重要。在生化检验教学中,为了保证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首先需要平衡理论与实验的课时比例,由于理论教学用时较长,所以其占比可以适当增加,理论与实验占比可以以60%和40%为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需要从实际出发,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同步进行,当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同步带领学生在实验室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论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形成专业能力。
2.2基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完善考评体系
        生化检验教学中的考评体系,应该基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分为三个部门,即理论考评、实实验操作考评、平常课堂表现考评,其中分别占比为60%、30%、10%。理论考评以考试为主,考核内容应该注重多样化、全面覆盖。实验操作考评以实验室操作为主,考核内容包括对学生实验器材的应用、生化检验技能进行考核。平常课堂表现则需要基于学生平常成绩及课堂参与性、活跃度、积极性进行评分。这一考评体系更加全面、系统,更有利于对学生的科学合理考评。
2.3创新教学方法
        为提高生化检验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获得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创新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需要基于学生的兴趣、需求等确定,而不是基于教师为主导选择。生化检验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在学习方面又更乐于参与、思考性的学习,对此,教师就可以基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应用翻转课堂、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病例教学法等来开展教学[3]。翻转课堂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微课视频来为学生提供自主预习材料和资源,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前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过程中,也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来组织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论证,从而提高教学整体效率。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及病例教学法都更强调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探究、病例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灵活转化为实践技能,并应用于各种疾病当中。这些教学方法在生化检验教学中可以起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全面培养与发展的作用。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化检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当前生化检验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因此,传统生化检验教学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生化检验教学需求,所以及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十分重要。基于生化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落后问题、
实验有效性不高等问题,可以切实通过创新、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对提高生化检验整体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代海兵,柏莎,陆锦榕,刘晓焱.新形势下生化检验实验考核标准的重构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6):50-52.
[2]高佳,李佳,崔婵娟,于梦瑶,张浩,穆建军,崔巍.多元化教学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在临床生化检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12):1078-1079-1080.
[3]曹蕾,林佳,王洋.P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7,37(01):102-103+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