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郭栋
山东九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淄博市255000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增多,公路施工项目也逐渐扩大规模。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其对于公路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对软土地基处理不当,会使路面下沉,导致过往的行人或车辆出现意外情况或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将对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公路工程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施工项目也在不停的增长,而在这之中,公路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公路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们出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对于公路的基础承载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保证公路工程安全运转的重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经常应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其处理方法也非常多样,这就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了一定的要求,需要根据公路工程建设中发现的实际地质状况,选择正确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灵活地运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是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一定的保证。
1软土地基的危害剖析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一旦遇到软土地基问题则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给后续的工程开展建设留下隐患。本文主要提及以下几种软土地基的危害形式:第一,在软土地基地段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相关的工序要求进行材料填充,不仅会降低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还会给未来的交通安全出行埋下隐患;第二,对于建筑物稳定性的破坏。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环境进行现场勘查,一旦出现软土地基地层就要进行立即处理,不然会极大地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第三,会对地层环境造成破坏。由于市政公路工程的建筑具有一定的质量性,如果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按照既定的工序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建筑物则会破坏周围的地层形式,在降低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使得土层遭受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2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
在对公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第一点,应该坚持经济的合理性,当我们在进行任何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都应该充分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成本大于收益,那么进行该工程项目就是一个亏本的项目,除非是利国利民的项目,否则不应该继续进行资金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等成本的投入。只有当成本小于收益的时候,才能够保证项目是有正向收益的项目,这样才可以正常进行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考虑人力资源成本和设备使用率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综合因素,当充分考虑上述观点之后,才可以进行正式的施工,这是对软土地基进行综合考量的其中一个方面。第二点,我们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还应该遵循根据当地的实际施工环境进行施工的原则。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对于公路工程施工而言同样如此,如果公路工程盲目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而不考虑施工实际环境的因素,就无法建造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公路工程,这样不利于公路工程的顺利施工,也不利于公路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实际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安排专业测量团队对实际施工的环境进行精准测量,并由专业团队对测量数据进行监督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才可以将测量的数据上报给相关设计部门,由设计部门针对数据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符合实际施工环境和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施工图纸。只有按照上述的方式进行处理,才能够保证施工队伍的施工方式完全符合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和国家有关监督管理单位的要求,从而才能够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也能够避免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施工的影响。
3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3.1碎石桩法
碎石桩处理方法是通过管状设备的震动,利用水流的作用,以电击或者水冲的方法使软粘土成孔,待到孔形成之后,在孔中装入碎石等较为坚硬的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可以形成直径比较大的桩体,其主要成分是碎石,通过碎石桩与黏性土的结合来形成地基,这能够有效提高软土地基自身的抗剪强度,从而防止地基沉降情况的发生,但是从实际应用来看,它主要是由它是经由振冲技术改良成的,并且形成了类似钢筋混凝土的复合型结构,此种复合型结构不仅能够防止低下水温的影响,并且其造价成本也比较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路出现地基沉降问题,由于这样的优势,导致其在公路施工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3.2置换施工法
软土地层的抗压能力、承载能力以及稳定性都是非常差的,所以为了能够改善地层结构的强度都会使用置换方式。所谓的置换施工法,其实就是将高强度的土层和低强度的土层互换,这样就能够通过土壤互换,提高地层的稳定性和性能强度。当前置换施工法的使用过程中,土壤的置换主要使用的是爆破和挖掘。但是置换施工有几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就是工程量较大、周期长、成本高,所以置换施工法的应用范围较小。虽然置换施工法的应用范围较小,但是其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能够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性能强度。在进行软土地基的置换施工过程中,要先对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勘测考察,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情况,从而使用合适的置换施工法。换填方式要进行断面全宽,纵面分层,将软土挖去做换填处理,然后将置换的基土先回填入坑内,之后就是使用路面基土进行回填。并且在置换回填过程中,要注意地下水的位置,确保地下水位是低于基坑地面的。并且在置换填充过程中,要做好路面积水的排出措施。当软土地基坑回填完成时,则要使用夯实法和碾压法对地面进行碾压,使得土壤的强度高于原有的软土地基强度,并且能够达到公路施工的要求。
3.3表层排水法
如果公路工程所施工的区域地质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但是地基基础却比较脆弱,其原因是因为它的含水量比较大,所以可以通过表层排水阀处理此类问题。这种方式能够实际应用在填土处理的过程中,在挖开沟槽之间,来对地表水的情况进行了解,当地表水排除以后,地表的含水量将会很大地降低,基本能够符合施工车辆的工作需求。此外为了使沟槽开挖是能够达到盲沟的效果,需要选择透水性比较好的碎石或砂砾进行回填。
3.4复合地基法进行处理
复合地基的方式是指在软土地基的结构层之上注射具有稳定性的结构装置,使其在软土地基与土壤接触面之间增加一层复合地基。并且可以在公路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让复合地基与工程接触的部位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复合地基的组成结构,因为如果选择合适的复合地基组成结构,就能够选择坚硬的组成成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复合地基的密实程度,有利于工程的顺利施工。除此之外,利用复合地基还可以在不同的土壤上使用这种方法,其他的方式都对部位有着明显的要求,而复合地基可以根据实际的施工地理环境状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施工,最大限度地提升工程的可变性和自由度。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公路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建设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分析,对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革新,研制出适合普遍公路应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并针对不同公路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杜绝道路工程出现安全隐患问题,为公路工程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昊翔.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2):153-154.
[2]刁宠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2):182-183.
[3]贾丽君.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14):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