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质量评价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张姣
[导读]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质量评价
        张姣
        西安电力中心医院 ,陕西 西安市 710032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质量评价。方法:以我院2019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评价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100%高于常规组的85.29%,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85.32±2.84)肢体功能(85.64±1.69)社会功能(85.40±2.54)指标均高于常规组的心理状态(77.24±2.54)肢体功能(76.25±2.47)社会功能(79.75±1.61),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价。
        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慢性心衰;护理质量评价
        
        老年慢性心衰的病因较为复杂,多种因素导致心功能的异常,使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症状主要表现为疲惫、呼吸困难等。主要病因包括原发性心肌损害、压力负荷过重等。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肝功能异常、血栓形成等。本次研究对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质量评价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4月—2020年6月以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3,年龄在58~85岁,平均(66.25±5.3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4,年龄在60~80岁,平均(65.41±6.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中不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在患病后由于出现食欲不振、心慌等症状导致患者情绪不佳,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病情发展情况,治疗方法以及药物使用方法。主动、耐心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每天询问患者身体感受,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注和亲切感,解除患者焦虑、悲观的情绪建立治疗的信心[1],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效果。②病情监测。在患者入院期间护理人员应时刻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如治疗后症状是否有所缓解、呼吸是否顺畅等,以及监测患者体重、血压心率等改变情况[2],在病情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③饮食护理,护理热人员为患者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以清淡的饮食为主,注意营养,能量供应,防止因营养不良而增加死亡风险。适量的增加高蛋白,防止出现能量的不足的现象,注意一定要低钠饮食,少吃盐。④健康教育。由于大部分患者不具有定期体检的意识和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导致病情到了终末期才症状出现才去医院检查确诊。为了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延长患者寿命[3],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症状、病发原因、日常护理知识等,使患者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从而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评价对比。显著:患者在护理后心率、肝功能等指标明显降低,心理状态明显转变较好。有效:患者护理后心率、肝功能等指标基本正常,心理状态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护理后心率、肝功能等状况没有较大的改善,心理状态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护理效果采用n(%)表示x2检验。护理质量评价以()表示,t检验。统计学差异按照P<0.05进行判定。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的更高,P<0.05。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护理效果对比 n(%)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体内容见表2。
    
3讨论
        据数据显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有心衰的发生率也在迅速增加,老年慢性心衰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所以要注重将治疗与有效的护理相结合,延缓患者寿命,降低死亡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100%高于常规组的85.29%,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标均高于常规组的,P<0.05。原因分析为:①综合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病情发展情况,治疗方法以及药物使用方法。主动、耐心的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注和亲切感,使患者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解除患者焦虑、悲观的情绪建立治疗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效果。②综合护理通过病情监测,在病情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③综合护理通过详细的饮食护理方案,降低患者因营养不良而增加死亡风险。④综合护理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从而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
        综上,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媛媛, 彭羽, 陈萍,等. 多元化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衰伴营养不良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9, v.014(001):118-122.
[2]吴贞兰, 洪华山. 老年与非老年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9, v.025(002):143-147.
[3]严莉, 李筠, 耿丽,等. 多学科合作团队延续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易损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 v.019(012):1865-18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