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储剑杰
[导读]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储剑杰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  镇江市  212001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签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患者120例,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1.67%)(P<0.05);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1.67%)(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于深静脉血液异常凝结,而造成患者的血液回流受阻,患者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由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长期卧床,容易产生该疾病。除了给予相应的治疗干预外,采用必要的护理干预也尤为重要[1]。为了探究综合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本文随机抽签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患者120例,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签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患者120例,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1.23±3.49)岁;观察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0.42±3.94)岁。所整理的两组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病房定期消毒清洁等。
1.2.2观察组
        该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1)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临床症状,对于早期临床表现及时上报,并在最佳治疗时机给予护理干预;(2)体位干预:适宜将患者的下肢维持抬高状态,高于心脏20~30cm,促进血液循环,并协助患者定时轴线翻身,预防由于下肢屈曲而导致的管道移位及滑脱,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身体按摩,避免患者肌肉萎缩等;(3)康复干预: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引导患者做踝泵、肌泵运动,病情允许可告知患者可下床活动,预防用力排便和剧烈咳嗽升高静脉压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情况;依据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百分制,85~100分为非常满意,70~85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2例,发生率为3.33%(2/60),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3例,发生率为21.67%(13/6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15.376,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为急危重疾病,需要密切监护患者,患者病情会随时出现变化,增加死亡风险。除了为患者提供救治外,给予ICU重症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作用[2]。
        综合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不仅关注患者的生命健康,还满足其个体需求与尊严,除了常规临床技术干预外,还进行认知、行为等干预。对于ICU重症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可在健康宣教、体位干预及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3]。各项本文结果中,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明显。其中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且体位护理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患肢疼痛、浮肿等发生,也可减少压疮等并发症;对患者进行的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及预后,加快血液流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崇。
参考文献:
[1]董慧,马佳牧,和红静,DONG Xiao-hong.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2):304-306.
[2]梁巍,祁小红.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1):132-133.
[3]沈红才.综合护理对防治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5):148-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