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固定器的临床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杨鑫
[导读] 鼻腔导管固定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橡胶塞
        杨鑫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介入导管室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000

        摘要:鼻腔导管固定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橡胶塞,其特征是在橡胶塞两侧固定设有鼻夹,橡胶塞中央设有三个条形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给病人进行插管治疗时能够牢固固定导管,且避免了胶布过敏反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鼻导管固定器  临床   实践

        经鼻导管常用于鼻饲、肠梗阻等治疗过程中,以肠梗阻治疗为例,需要将导管经患者鼻腔植入肠道,植入后,既要防止导管拔出,又要保证导管可以随着肠蠕动导管漂浮前行顺畅。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经鼻导管固定装置,其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
通过在固定管内设置弧形的活动板,即可保证导管顺利传入,又可以防止导管反向拔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一、经鼻导管固定器简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鼻导管固定器,其包括固定管,固定管一端为导管穿入端,固定管的另一端为导管穿出端;在固定管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活动板,活动板的一端固定在与导管穿入端相邻的固定管的内壁上,活动板的另一端置于与导管穿出端相邻的固定管的内部;且活动板为向固定管内壁凸起的弧形板。优点:通过在固定管内设置弧形的活动板,即可保证导管顺利传入,又可以防止导管反向拔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摘   要   附   图



        
        
        1、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一端为导管穿入端,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为导管穿出端;在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在与所述导管穿入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置于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内部;且所述活动板为向所述固定管内壁凸起的弧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胶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绑带和耳板,在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对耳板,在每个耳板的外端分别固定有一根绑带,两根所述绑带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耳板和所述导管穿出端之间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弹性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管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与所述活动板对应的所述固定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槽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活动板的端部固定有倒刺,所述倒刺向所述导管穿出端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活动板的端部固定有倒刺,所述倒刺向所述导管穿出端倾斜设置。
        
        

经鼻导管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鼻导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经鼻导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经鼻导管常用于鼻饲、肠梗阻等治疗过程中,以肠梗阻治疗为例,需要将导管经患者鼻腔植入肠道,植入后,既要防止导管拔出,又要保证导管可以随着肠蠕动导管漂浮前行顺畅。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经鼻导管固定装置,其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经鼻导管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经鼻导管固定器,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一端为导管穿入端,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为导管穿出端;在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在与所述导管穿入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置于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内部;且所述活动板为向所述固定管内壁凸起的弧形板。
        进一步的,在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为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绑带和耳板,在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对耳板,在每个耳板的外端分别固定有一根绑带,两根所述绑带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耳板和所述导管穿出端之间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弹性圈。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管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与所述活动板对应的所述固定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槽孔。
        进一步的,在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活动板的端部固定有倒刺,所述倒刺向所述导管穿出端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在固定管内设置弧形的活动板,即可保证导管顺利传入,又可以防止导管反向拔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固定管1、导管穿入端1.1、导管穿出端1.2、槽孔1.3、活动板2、固定结构3、胶带3.1、绑带3.2、耳板3.3、弹性圈3.4、倒刺4。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经鼻导管固定器,其包括固定管1,固定管1一端为导管穿入端1.1,固定管1的另一端为导管穿出端1.2;在固定管1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活动板2,活动板2与固定管1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与活动板2对应的固定管1的管壁上开设有槽孔1.3;活动板2的一端固定在与导管穿入端1.1相邻的固定管1的内壁上,活动板2的另一端置于与导管穿出端1.2相邻的固定管1的内部;且活动板2为向固定管1内壁凸起的弧形板;导管从导管传入端1.1传入固定管1内部后,经导管穿出端1.2穿出,在此过程中,活动板2的活动端与导管外壁滑动接触,由于活动板2为外凸的弧形板,因此,当导管在固定管1内反向滑动时,活动板2的顶端给与导管外壁一个阻力,可防止导管反向抽出;在与导管穿出端1.2相邻的固定管1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结构3,固定管1通过固定结构3固定在患者鼻子附件,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3为胶带3.1,固定管1通过胶带3.1直接粘贴固定在鼻子下方进行固定。
        实施例2: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与,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结构3包括绑带3.2和耳板3.3,在固定管1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对耳板3.3,在耳板3.3和导管穿出端1.2之间的固定管1的外壁上固定有弹性圈3.4,耳板3.3和导管穿出端1.2之间的固定管1通过弹性圈3.4卡在患者鼻腔内,可对固定管1起到定位作用,通过弹性圈3.4可提高舒适度;在每个耳板3.3的外端分别固定有一根绑带3.2,两根绑带3.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固定管1通过两侧耳板3.3卡在患者鼻子外侧,然后将两根绑带3.2绕过患者头部或耳朵,然后通过卡扣或魔术贴粘贴固定,也可以直接打结固定,进而将固定管固定在患者鼻子上;在与导管穿出端1.2相邻的活动板2的端部固定有倒刺4,倒刺4向导管穿出端1.2倾斜设置,活动板2通过倒刺与导管外壁抵接,倒刺可加大活动板2和导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进一步防止导管脱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   明   书   附   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参考文献
          [1]张云霞,阮联英,王征军,等.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及VAP感染病原菌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5(7):1102-1105.
          [2]王柱,向建文,高薇薇,等.两种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8):603-607.
杨鑫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介入导管室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000

摘要:鼻腔导管固定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橡胶塞,其特征是在橡胶塞两侧固定设有鼻夹,橡胶塞中央设有三个条形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给病人进行插管治疗时能够牢固固定导管,且避免了胶布过敏反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鼻导管固定器  临床   实践

经鼻导管常用于鼻饲、肠梗阻等治疗过程中,以肠梗阻治疗为例,需要将导管经患者鼻腔植入肠道,植入后,既要防止导管拔出,又要保证导管可以随着肠蠕动导管漂浮前行顺畅。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经鼻导管固定装置,其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
通过在固定管内设置弧形的活动板,即可保证导管顺利传入,又可以防止导管反向拔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一、经鼻导管固定器简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鼻导管固定器,其包括固定管,固定管一端为导管穿入端,固定管的另一端为导管穿出端;在固定管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活动板,活动板的一端固定在与导管穿入端相邻的固定管的内壁上,活动板的另一端置于与导管穿出端相邻的固定管的内部;且活动板为向固定管内壁凸起的弧形板。优点:通过在固定管内设置弧形的活动板,即可保证导管顺利传入,又可以防止导管反向拔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1、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一端为导管穿入端,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为导管穿出端;在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在与所述导管穿入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置于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内部;且所述活动板为向所述固定管内壁凸起的弧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胶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绑带和耳板,在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对耳板,在每个耳板的外端分别固定有一根绑带,两根所述绑带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耳板和所述导管穿出端之间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弹性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管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与所述活动板对应的所述固定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槽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活动板的端部固定有倒刺,所述倒刺向所述导管穿出端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鼻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活动板的端部固定有倒刺,所述倒刺向所述导管穿出端倾斜设置。
        
        

经鼻导管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鼻导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经鼻导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经鼻导管常用于鼻饲、肠梗阻等治疗过程中,以肠梗阻治疗为例,需要将导管经患者鼻腔植入肠道,植入后,既要防止导管拔出,又要保证导管可以随着肠蠕动导管漂浮前行顺畅。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经鼻导管固定装置,其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经鼻导管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经鼻导管固定器,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一端为导管穿入端,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为导管穿出端;在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在与所述导管穿入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置于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内部;且所述活动板为向所述固定管内壁凸起的弧形板。
        进一步的,在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为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绑带和耳板,在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对耳板,在每个耳板的外端分别固定有一根绑带,两根所述绑带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耳板和所述导管穿出端之间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固定有弹性圈。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管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与所述活动板对应的所述固定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槽孔。
        进一步的,在与所述导管穿出端相邻的所述活动板的端部固定有倒刺,所述倒刺向所述导管穿出端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在固定管内设置弧形的活动板,即可保证导管顺利传入,又可以防止导管反向拔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固定管1、导管穿入端1.1、导管穿出端1.2、槽孔1.3、活动板2、固定结构3、胶带3.1、绑带3.2、耳板3.3、弹性圈3.4、倒刺4。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经鼻导管固定器,其包括固定管1,固定管1一端为导管穿入端1.1,固定管1的另一端为导管穿出端1.2;在固定管1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活动板2,活动板2与固定管1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与活动板2对应的固定管1的管壁上开设有槽孔1.3;活动板2的一端固定在与导管穿入端1.1相邻的固定管1的内壁上,活动板2的另一端置于与导管穿出端1.2相邻的固定管1的内部;且活动板2为向固定管1内壁凸起的弧形板;导管从导管传入端1.1传入固定管1内部后,经导管穿出端1.2穿出,在此过程中,活动板2的活动端与导管外壁滑动接触,由于活动板2为外凸的弧形板,因此,当导管在固定管1内反向滑动时,活动板2的顶端给与导管外壁一个阻力,可防止导管反向抽出;在与导管穿出端1.2相邻的固定管1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结构3,固定管1通过固定结构3固定在患者鼻子附件,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3为胶带3.1,固定管1通过胶带3.1直接粘贴固定在鼻子下方进行固定。
        实施例2: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与,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结构3包括绑带3.2和耳板3.3,在固定管1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对耳板3.3,在耳板3.3和导管穿出端1.2之间的固定管1的外壁上固定有弹性圈3.4,耳板3.3和导管穿出端1.2之间的固定管1通过弹性圈3.4卡在患者鼻腔内,可对固定管1起到定位作用,通过弹性圈3.4可提高舒适度;在每个耳板3.3的外端分别固定有一根绑带3.2,两根绑带3.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固定管1通过两侧耳板3.3卡在患者鼻子外侧,然后将两根绑带3.2绕过患者头部或耳朵,然后通过卡扣或魔术贴粘贴固定,也可以直接打结固定,进而将固定管固定在患者鼻子上;在与导管穿出端1.2相邻的活动板2的端部固定有倒刺4,倒刺4向导管穿出端1.2倾斜设置,活动板2通过倒刺与导管外壁抵接,倒刺可加大活动板2和导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进一步防止导管脱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参考文献
          [1]张云霞,阮联英,王征军,等.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及VAP感染病原菌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5(7):1102-1105.
          [2]王柱,向建文,高薇薇,等.两种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8):603-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