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娟
山西省阳煤集团总医院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时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效果。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每组24例。实验1组患者实施开腹术,实验2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实验1组,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这种手术方法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而且还能减少对患者脏器所造成的刺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在临床疾病中,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石症疾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主要目的是通畅引流、祛除病灶、取净结石、解除梗阻,尽量降低远期结石的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时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每组24例。实验1组男性1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45.57±3.78)岁;实验2组男性1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44.35±4.07)岁。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参与到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治疗方法
实验1组:实施开腹术进行治疗,主要操作如下:给予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并气管插管,在采用常规开腹术后,将患者胆囊切除,并切开胆总管将结石取出,之后再将T管引流放置其中。在术后20天至30天,对患者实施T管造影检查,在确保患者胆总管无结石之后,拔除T管[2]。
实验2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给予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并气管插管,建立气腹,并使用三孔法穿刺,待置入腹腔镜之后,按照常规切除胆囊,之后游离胆总管,并对胆总管的前壁部位进行穿刺,将胆汁抽出;之后再切开胆总管前壁,放入胆道镜,利用腹腔镜孔道进入至胆总管内,探查患者胆总管实际情况,再通过取石篮将胆石取出,冲洗胆总管,并进行T管引流。最后缝合胆结管切口,将引流管引出,在手术后四周对患者进行T管造影检查,待确保患者胆总管下端处无结石后,拔除T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4统计学
本次数据采用SPSS178.0进行分析,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值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实验1组,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大多数患者都会伴随着出现剧烈腹痛、高热等症状,在病情严重的时候,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休克或者是死亡现象,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于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故而在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时,常使用手术治疗方法,但是传统的开腹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并且患者在术中初音学良比较多,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胆汁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不利于患者康复。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方式具有恢复时间短、创伤小等特点,利用胆道镜进行取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患者脏器造成刺激,故而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的现象。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实验1组,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这种手术方法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而且还能减少对患者脏器所造成的刺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振,邹卫华,蒋遗云. 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及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9,25(30):155-156.
[2]王国刚.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