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岚 张娟 王春娟
南充市中医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应用中医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某院2020.1-2020.4肺炎期间工作的220例一线医护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护理前后医护人员焦虑程度。结果 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护理前,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将中医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应用于COVID-19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在肺炎期间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理念;新冠肺炎;心理危机;焦虑程度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不断蔓延,我国世界卫生组织特将该疫情列为全国人民所需要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同时,该疫情也是有史以来防控难度最大、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一次突发事件。疫情不仅对社会群体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引起一系列心理问题。尤其是对疫情区域较重的民众以及疑似感染COVID-19群众、感染患者、临床一线工作人员们,大部分人群均会出现担忧、焦虑、恐慌等心理反应[2]。为此,疫情期间对社会群体及临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意义,本文特围绕中医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应用于COVID-19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某院2020.1-2020.4肺炎期间工作的220例一线医护人员,男女各118、102名,年龄20-60岁,平均(45.23±4.23)岁。本科学历及大专学历各有139、81名,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管护师、普通护士各有49、53、58、60名。所有一线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均接受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入选标准:(1)所有医护人员均在疫情期间停留在一线岗位工作,且经过核酸检测未患有COVID-19。(2)所有医护人员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剔除标准研究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给予本次研究所纳入的220例医护工作人员中医视角下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其内容包括:(1)传统导引术: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八段锦等引导术可以锻炼人体四肢,行气活血,柔筋健骨,有助于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条畅。在(1)情志相胜法:是指在中医情志相胜及五行学说等理论指导下,运用情志刺激去消除或制约医护人员因病情所引起的病态情志,从而改善其心身疾病症状或不良心理情绪。(2)移情易性法:指导医护人员将心思与兴趣放在把玩乐器、听曲及看书上,可寄哀思、陶冶情操、培养性情,将医护人员集中在疫情的心思转移至其他事物中,从而起到心神安宁的作用。(3)顺意从欲:是指满足或顺从医护人员获得生活和心理需要,使其释怀心理病因。当医护人员所担忧害怕的情绪逐渐被自己释怀以及基本生活欲望所取代,并获得满足感,其不良心理便会得到好转。(4)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该方法应用中医五行理论,分别对应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脏“肝心脾肺肾”,依照中医理论中辨证论治方法治疗疾病。听取羽调式音乐克制浮躁情绪;听取角调式音乐克服挫折,释放痛苦压抑情绪;听取商调式音乐缓解悲痛情绪;听取角调式音乐,缓解愤怒,从而达到舒肝理气之效。(5)穴位刺激调控法:主要用于焦虑症、强迫症、惊恐障碍以及急性应激障碍者,采用穴位刺激仪,将仪器贴片贴于医护人员劳宫穴或双侧内关穴,仪器刺激强度根据每位医护人员耐受程度调节。1次/d,30min/次。
1.3观察指标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比护理前后焦虑程度[3],标准分为50分,<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分值越高则表示医护人员焦虑程度越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S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1。
.png)
3讨论
自2019.12月起,我国武汉地区便不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其疑似与确诊病例人数日益增长,同时因荧幕上病情报道的发展动态增加了社会人群心理及生理压力,继而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等应激反应。为减轻各大医院医护人员因疫情所引起的心理伤害,特将心理危机干预投入至疫情防控措施中。
中医认为新冠肺炎属于呼吸疾病,也可称之为“肺病”,而肺在中医五行中属金,在志为魄,在音为商[4]。因此,以音入肺的商调来消除医护人员所存在的恐惧不安心理。而通过穴位刺激,可改善其不良情绪及减轻相关症状。通过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护理,可改善医护人员的不良心理状态及焦虑水平,在预防心理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中医与西医相比较来说,是一种更加注重于人体身心健康的整体医学,其中便包括养生预防、治疗疾病、康复预后等部分。而COVID-19疫情作为突发事件对社会人体所造成的心理影响较为严重。中医认为情志不及或太过是导致疾病产生的重要因素,故此构建一体化具有中医诊疗技术的护理措施,并将其实施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医护人员及患病人群。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S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与此同时,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因疫情所产生的恐慌心理,消除或减轻其所存在的抑郁焦虑的应激心理,继而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综上所述,将中医视角下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应用于COVID-19疫情中,可显著改善医护人员焦虑程度,进而提高日常工作质量,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刘兰英,杨蒋伟,韩梅,等.中医视角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技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2):303-305.
[2]李桂侠,王健,张明,等.“胆主决断”视角下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的心理调适[J].世界中医药,2020,15(4):484-488.
[3]付小宇,张新雪,赵宗江.基于中医情志疗法探讨新冠肺炎疫期的心理调适方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3):39-44.
[4]张莹,贾英杰,李小江,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危机与中医药干预策略[J].天津中医药,2020,37(6):638-644.
项目基金号??20YFZJ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