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森
国网漳浦县供电公司 福建省 363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现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直观体现在人才之间的竞争上。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企业管理人员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将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从而推动企业发展,为现代化企业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措施
1企业人资管理问题
1.1企业人资管理人员缺乏创新观念和意识
目前,很多企业的人资管理人员并未真正意识到人资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性,这些管理人员仍然延用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大数据时代下的平均管理水平,也无法满足员工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并且还会使企业领导层执行力受到一定程度地影响,导致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同时,个别企业管理人员并未意识到在人资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性,对员工缺乏激励措施,并未将员工放在突出位置,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此外,企业人资管理模式未能够实现创新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人资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和意识过时,导致企业的正常发展受到影响,所以为了使工作内容减少,企业应该对人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不断的将管理方法以及内容进行改进。
1.2管理模式落后
很多企业都缺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未受过专业培训,没有全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管理模式落后,运用传统的管理体制,导致企业工作不能协调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和企业的发展的步伐一致,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满足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需求。由于我国企业在实施管理方法时没有进行及时的纠错、改善和创新,管理模式停滞不前,仍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1.3企业人资管理缺乏人性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便是企业员工,所以企业在二年制管理创新之中,应该将员工作为首要考虑的方面,企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每一名员工的价值观、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对工作的要求也存在着不同,一些员工为使自身的发展得到保障,需要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能够有一定的晋升空间;一些员工为了满足物质生活,希望企业能够完善激励体制,并通过努力获取物质奖励。可见员工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这便要求企业在实施人资管理时,能够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需求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并作出人资管理的针对性创新,将人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但在实际人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并未有效地与员工沟通,无法了解员工实际需求,对于员工反馈意见的收集更是难以做到,在人资管理方面过于自我,无法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人资管理的质效受到影响,可见,当前企业人资管理严重缺乏人性化管理。
2构建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1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企业按照制订好的方案开展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无法以更切合实际、更客观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制订与工作开展,均需要由企业进行统一规划,这严重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具有的自主性特征。在信息化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充分根据市场需求,搭建自己的信息系统,并引导人力资源管理从被动转为主动。企业需要以自身发展阶段以及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为依托,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积极创新企业的人才招募与培训工作,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重视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推动员工了解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自觉投身企业发展建设,并在其中认识和提升个人价值。此外,企业在制订人力资源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市场,分析行业发展方向,并结合自身情况,使企业能够通过人力资源发展促进自身的有效发展。
2.2培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是动态的和可开发的,与其他资源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工作。企业员工的各方面都具有着差异性,人力资源管理也应因此实现管理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最大程度的探索各个员工的需求,从而有效的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协调员工的人际关系。加强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是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先决条件,与经济环境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人本管理是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
2.3搭建人力资源价值共享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价值共享,是“互联网+”时代一种异军突起的思维模式,成就这一思维模式的基石是社会对“互联网+”的广泛接纳和“互联网+”在技术层面的日臻成熟。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边界被模糊化,用工方式的多元化弱化了原来组织管理关系的紧密性,灵活多样的弹性用工方式给很多有专业特长的人或自由职业者创造了一人兼多职或同时在多家企业任职的条件,灵活多样的弹性用工方式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活力和生机。因此,人力资源价值共享是这一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流思想。在“互联网+”时代,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不求人才为我所有,但求人才为我所用”。
2.4重视人资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进行人资管理工作应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并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效目标,为了使人资管理实现创新,还应该对人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完善的内容主要包括人资管理的内容、方法、文化管理制度等方面,且在实施人资管理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与员工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员工创设优质的工作环境。此外,为保障企业人资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人员还应该通过专业化软件构建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引进更多的优质人才,并将人资管理的内容范围进行拓展,将人资管理的方法进行创新。
2.5实施针对性人才激励与考核方案
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在进行人资管理时,必须启用人才激励方案,并通过科学的考核方案与激励方案相互配合,一并实施,从而提升员工工作的认真程度和积极性,在实施激励方案过程中,应该保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运用,从而使员工的双重需求得到满足,并使员工的积极性成倍增长。同时,还应该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考核评测,将员工间存在的差异作出科学分析,并通过大数据技术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企业的人资管理质效得到提升。
2.6完善监管机制
监督机制是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反馈机制。监督机制分为被动监督和主动监督。被动监督是指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异常事件时,可以根据记录追溯问题原因,也叫做“问责管理”。只有当新情况出现时,被动机制才会产生,它可以掌控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所有发展趋势,具有问责精准的特点。主动监督是主动监督员工表现与绩效,对人力资源进行现场监督,加强了监督的约束性。
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性作用。在新时期的信息化发展背景之下,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力,使人力资源工作能够充分服务于企业的现实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玮,张海丰.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依赖及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5(09):311-312.
[2]步乃勇.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9(04):67-69.
[3]杜娟.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中国信息化,2019(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