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禹城市供电公司 山东德州 251200
摘要: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永恒追求目标,线损的高低和利益息息相关。线损又是衡量和考核企业经济技术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尤其是10kV线损,所以做到低线损是每个企业的愿望。但是降低线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很难以在降低线损的同时还能够保持供电安全,所以企业一直在着手研究既能降低线损也能保证安全这一枝术。本文现就降低电力企业10kV线损技术措施进行了简单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及其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10kV线损;技术;措施
经过研究发现,线损的组成包括有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种,因此,只有从这两点出发才能够将降低线损技术做到最好。而10kV及其之下的中低压线路线损率几乎是整个电线网线损率的70%左右,造成线损的原因非常多,但是其主要的也是大同小异,大多是集中在升级技术和无功补偿电容等等几个方面。因此,要想做到降低电力企业10kV线损技术就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分析工作,并制定好计划,然后来实施技术措施改造。
1.电力企业10kV线损技术的影响因素
1.1 不平衡的三相负荷
通过分析电网检测数据,发现 10kV 电压在电流分配时出现的误差比较大,由于负荷不平衡,所以电流也不平衡,这会造成线路出现损耗问题。在线路中,配电变压器的质量关系着线路是否能正常运行,在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后,影响了电力企业 10kV 线损技术。
1.2变压器的选择
在整个10kV配电网中有许许多多的重要电气设备,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变压器,变压器是电能的传递输送装置,在繁琐的电网中有数量庞大的变压器,所以一个合理的变压器非常重要。当下,电网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10kV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率较低,在变压器只能工作状态下,由其损耗的电能占据整个电损的70%以上,配电变压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整个线损的损耗大小。
1.3电力网规划设计不够科学
如果电力网的规划设计和负荷中心距离较远,那么必然会造成过长的传输线路,而线路越长,电力耗损自然越高。另外导线截面如果在设计中选择相对较小,那么所产生的线损也会比较高。线路规划设计还没有对用电的峰值和低谷进行分析,容易出现在峰值期间线路负载过高,在用电低谷期间则又出现明显的空载现象,而这两种问题都会造成线损增加。另外电路规划设计还缺乏相应的维护标谁,对于无功补偿的技术应用不够成功,或者出现了过补问题,都会对电力网的线损增加提供推动作用。
1.4电线及线路的不合理选择
10kV电网客户总体分散,一个合理的电网布局是减少线损的利害所在,在庞大的电网中,支撑整个电网运作、传输的电线至关重要。电线的材料、截面尺寸都是影响线损的一个方面。数据表明,由于不同的材料选择,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损耗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阻力小,质量轻是最佳选择。线路的长短也影响着线损的大小,不合理的布局,对整个资源是极大的浪费。
1.5电力企业电力计量工作不够精确
当前电力企业对于计量技术还相对落后,而且相关的人才综合素质也相对较低,在计量工作中认真度和细致度不够,不同程度出现各种误差,这也会造成电力网络线损的增加问题。而这样的线损很容易出现用户和企业之间不能够达成共识,进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1.6功率因数
电力网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率因数,也影响着线损的大小,发变电设备容量功率左右功能的产生,输送过程中装备的功率直接妨碍线损的高低。
2.降低电力企业10kV线损技术措施
2.1 尽量平衡 10kV 配电网三相负荷
经过对大量 10kV 配电网中变配电台区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 10kV 线路其相电流分配误差在 25%以上,且变配电台区的线损率也在 10%以上。
10kV 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的相电流不平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线路损耗。解决 10kV 线路三相电流不平衡的主要技术措施就是要从10kV 配电网规划设计源头入手,打破常规按行政区域进行定型设计原则,在全面了解和掌握 10kV 配电网变配电台区的负荷分布情况后,结合"三相就地平衡"等技术措施,通过合理调整变配电台区各相负荷、在线路末端增加增压器等技术措施,尽量平衡 10kV 线路的三相负荷,减少三相电流不平衡引起的电能损失,提高变配电台区变压器的供电能力,达到降低电能损失的节能降耗目的。
2.2 合理选择导线的横截面积
导线的横截面积影响着导线的电阻,为了达到节省电能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合理选择导线材料,在 10kV 的电路中,导线的横截面积应大于 10mm2,支干线导线的横截面积要大于 22mm2,分支线导线的横截面积大于 35mm2。电力企业在不断发展,其各项技术也愈加完善,供电设备具有小容量、多布点的发展趋势,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采用了短距离的传送电方法。
2.3 采取合理的无功补偿策略
10kV 线路采取变配电台区电容自动集中补偿与电力负荷分散就地补偿相结合的无功补偿措施,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功率因素,确保供电电能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选择适当无功补偿位置,运用灵活、高效的无功补偿方案对 10kV 配电网无功进行动态补偿,降低线路在进行电能传输过程中无功需求总量,提高线路功率因数和供电电压质量水平,确保配电变压器以及其它变配电设备具有较高的电能转换能力和出力,有效降低电能损耗。结合电力负荷波动实际情况,通过无载调压分头位置等技术措施,来保证 10kV 线路末端低压侧电力用户具有较高的供电性能水平,实现在负荷高峰季节提高系统运行电压达到降低电阻损耗;在负荷低谷期降低运行电压来降低 10kV 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等经济调度补偿方案,确保 10kV 配电网具有较高的经济调度运行水平。
2.4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
在优化无功补偿设计时需要采用就近补偿策略,规避远距离的补偿。于是就需要在相对合适的位置配置相应的无功补偿设备,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负荷功率因数,对无功潮流进行优化,降低无功以及电压的耗损问题。另外还需要让发电机以及变压器的传输涉及到的无功降低,这对于降低线损具有重要优势。同时无功补偿技术还有助于延长传输距离,优化电压品质,并提升用户的功率因数。另外电力企业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内监测系统,针对多个节点的电压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时调整,解决设备线路中容易产生的过压及欠压的问题。
2.5 实时线损监测分析
首先,应结合 10kV 配电网的实际情况,找出线损管理各环节中的不足和具有的节能降损潜力与方向。针对线损较高或居高不下的分支线路,通过找出分支线路中技术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采取对应技改管理方案。动态监控各变配电台区线损波动情况,及时查找线损升降的原因,尤其是要重点分析上升原因,准确地掌握每条线路在不同季节的电力负荷波动规律特点,从技术、管理等方面构筑完善的节能降耗方案,使线损率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提高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6加强配电网运行管理和营销管理
结合 10kV 线路线损监测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应用情况,对每条线路上的每一电力用户进行供售电量、营销基础信息、电能数据信息、现场电气设备运行工况等进行监测核查分析运算。为了完善系统功能,应与计算机专工、营销人员、电能计量人员、用电稽查人员、以及功能程序开发人员等在一起,共同探讨分析研究线损动态监测分析系统的应用功能,完善系统功能需求,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化、实用化。
3.结束语
本文针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从技术降损的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分析。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命脉,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能源的短缺需要长久的计划,所以只有尽可能把电线降损降到最低。降低线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多,只有结合 10kV 线损现状,合理的制定计划方案,才能达到供电安全,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匡海军.关于电力企业降低线损率技术和措施的研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3 (10).
[2]李海鹰.10kV 电力配网工程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7).
[3]廖玉美.10kV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