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国际工程咨询(山东)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2
摘要: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然而土地资源又十分匮乏,因此我国现代大多数建筑都成为了高层建筑,这就对建筑企业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运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可以提升工程质量。但是深基坑支护技术又存在着难度大和风险高等特点,导致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从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为了科学地推进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就要求建筑企业的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掌控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在不影响周围环境的情况下来进行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
引言
土地资源有限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人们对不同用途的建筑需求却依旧未曾停止,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导致地下结构也越来越深,因此,对于对工程建筑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不断发展完善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1常见的深基坑技术
1.1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在施工中,要求先用泥浆护壁,然后在进行挖槽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深度和墙宽来进行分段施工工作。之后安装钢筋骨架,在这个环节中利用导管导出泥浆,利用混凝土的注入来代替,最后完成钢筋混凝土墙的施工工作,然后继续用这种方法,完成深基坑的连续施工,以此完成连续墙的支护工作。在连续墙支护技术中,由于其承载力和刚度较强等优势,能够对基坑起到稳定的支护和有效的承压作用,除此之外,该技术还能够起到防水防渗的效果。因此,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往往用在水位相对较高或者地下水影响较大的工程里。
1.2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预应力锚杆技术,就是利用锚杆作为支护,将其两端中一端连接支护桩、支护挡墙等构筑物。一端深入到基坑底层,然后再通过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通过水泥灌注浆,使土体与钢筋加固连接在一起,从而有效增强基坑侧壁土壤的压力,并直接向土层底端进行传导,为建筑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在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中,需要立足于工程施工实际需求以及建筑功能性需求,科学设计锚杆长度及安装角度。此外,在水泥浆灌注过程中,还需要合理控制灌注浆的材料与程序,确保各项工序合理有序,提高支护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
1.3土钉支护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地板的变化和打滑主要是由于内部张力和弯矩引起的。土钉技术使用此原理来阻止土体和土钉之间的冲突,并限制土钉造成的内部张力和弯曲,改善土壤变形的力度。土钉支护技术包括通过土钉拉拔来预测需要钻孔的深度,然后执行钻探和填充过程。在此期间,应选择适量的水和灰的比例,在凝固后,灌浆与地板整体形成,从而提高了地板的坚硬度和支撑度,使土体的整体结构得到稳固,稳定性得到提升,更加有利于施工建设。
1.4钢板桩
在所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钢板桩支护是一种较为简单、复杂性低、工序少的施工技术,该技术的组装与施工过程都可在施工现场完成。在进行钢板桩施工前,应先行进行热轧钢板准备,根据不同部位的设计与规划进行热轧钢板的连接,最终形成一块整体的钢板墙,从而对基坑进行支护,保障基坑的稳定性。因为钢板桩支护效果的发挥主要通过钢板墙体实现,所以其支护效果主要由钢板的强度所决定,其自身强度大则钢支护效果好,一般情况下,钢板桩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也很少发生土层坍塌和地下水渗透问题。钢板桩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较为普遍,相关技术的研究也较为成熟,其钢板墙主要分为U形、Z形截面等形式,普遍应用效果良好。但其主要缺点为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且施工过程较为嘈杂,容易造成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应用时相关单位应综合分析周边环境,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2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措施
2.1制定科学的支护技术方案
在选择好适合的支护技术后,然后根据深基坑的工作情况,让专业人员来制定科学的支护技术方案。在这个方案里,要严格规范施工流程,并且制定有关标准来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按照标准严格执行。科学的支护方案,能够指导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不断规范施工行为。前期的勘察分析报告是方案制定的依据,同时科学的设计方案还要涉及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具体到方方面面,有关人员也需要总结工作经验来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2.2及时做好地质勘察工作
地质勘验是建筑施工工作的必备环节,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前要及时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有关人员对勘察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支护施工技术,并制定科学的方案。地质勘察工作要对建筑区域的土质条件和地质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同时还要结合地下水文的情况,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得出全面的报告,以此作为支护施工的依据,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3深基坑水体防护
随着我国建筑深基坑的挖掘深度不断加深,深基坑支护施工越来越多的面对复杂的地下水系,导致深基坑支护施工难度极大增加,并且对竣工后项目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当注重深入推进深基坑水体防护,通过在深基坑周边进行防水幕、防水墙建设,在岩石层打入基坑底部,避免地下水的渗透。同时,利用深基坑支护结构中的连续性排桩、支护挡墙、特质钢筋板等,借助材料自身以及特殊制作工艺,有效提高基坑支护的防水防渗效果,同时增强深基坑支护系统的强度与刚性,保障基坑施工质量。在深基坑底层如果存在涌砂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做出反应,通过井管内部降水等途径,有效阻止底部涌砂。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回灌点,来降低人为降水对周边建筑施工及工程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有效防止项目周边土体发生下沉的情况。
2.4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监管
整个施工过程的组织和监管是保证工程顺利展开、按期完成的重要手段,在制定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还要对施工行为和技术规范制定成文,让施工人员有据可依。在施工过程中,要对相关人员、设备、材料等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组织,并建立专项的施工监督检查小组,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步骤进行监督检查,对所有细节、技术手段都保证落实到位,每一个环节的检查和验收工作都要做到位,保证下一个环节工作的如期顺利展开,保证工程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
2.5做好施工各个环节的检查和检测
除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把控之外,对于施工各个环节的检查和检测也要进行严格检查和检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工程情况和进度,对后续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在对基坑支护进行检测时,重点对支护位移、强度、变形情况与结构完整性等重要的部位和指标进行检测,保证符合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通常情况下,开挖基坑后的2~3d都要对支护情况进行重新检测,如果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和处理,从根本上保证深基坑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的使用年限,需要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环节的有效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逐渐趋于大型化和高层化,因此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需要有关人员充分分析深基坑技术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从而有效提供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兴英.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征及管理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81+187.
[2]丁世龙.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9):51-52.
[3]朱生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