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区沙贝小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9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水平受到重视。人口政策的调整让我国婴儿的出生率迎来了新一轮高峰,这也就意味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求量急剧上升。为了解决幼儿教育师资问题,各类院校都应该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中专院校也不例外。本人就主要探讨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趋势,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学前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幼儿教育;声乐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中专学校的教育专业是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进行教学的,所针对的教育也是比较笼统、广泛的。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学科的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有一些幼儿教育的方法以及经验。幼教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会唱”“能唱”,还要知道如何启发让幼儿一起学声乐。要从每一个音阶、音符、乐谱等开始教,让幼儿能够喜欢声乐。声乐课程也是幼教重要课程之一,如果幼教引导得当,让幼儿接触声乐、感受声乐,让幼儿得到熏陶、陶冶情操,让幼儿感知声乐中的魅力,就会让他们更加喜欢声乐,学会通过声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1幼儿声乐教育发挥的作用
第一,促进幼儿左右脑协调发展。声乐对大脑的刺激作用是非常强的,尤其能够刺激并且开发幼儿的右脑。对幼儿进行有效启蒙教育,可以使幼儿的左脑和右脑更加平衡与协调,为幼儿的大脑开发与思维能力发展提供一个有效思路。
第二,提升幼儿认知能力。对幼儿进行声乐教育启发,可以强化幼儿对声乐知识与技能的认知,使得他们能够学会辨认简单声乐元素,掌握演唱、演奏等基本技能,综合提升声乐和社会认知水平。
第三,巧妙渗透情感教育。声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声乐作品当中的内在情感与精神,可以对幼儿进行情感熏陶,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塑造幼儿良好品格,使得他们能够正确把握生活中的真善美,加强对声乐艺术的学习兴趣。
2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学科存在的问题
2.1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式不当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方式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工作的需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学会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包括声乐、舞蹈等专业能力,而且懂得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人才。随着中专学校招生范围的日益扩大及招生要求的逐渐降低,学生们的基础显得参差不齐,且普遍没有较高的声乐水平。这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比较困难,教师也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2.2过分对幼儿输入专业性的知识
声乐学科的教师大都是声乐专业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过硬,但是进入幼儿园后,他们的身份是声乐教师,不是声乐指挥家,也不是歌唱家。对幼儿进行声乐教育,不需要对他们灌输过多过难得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适合于准备参加竞赛的学生,不适合普通的教学。
2.3幼儿声乐教育评价的僵化
偏离了审美体验目的的幼儿声乐教育,在评价上也容易陷入僵化的窠臼之中。在当前,幼儿声乐教育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以掌握声乐技能的精准和声乐作品的数量作为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这种评价标准对于成人而言无可厚非,但未必适用于幼儿。因为无论是技能的精准,还是作品的数量,都着眼于形式上的训练程度,而不是着眼于审美体验本身,同时还容易造成教学方法和组织活动的僵化。
3中专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优化措施
3.1声乐节奏感的训练应做到丰富教学方式
声乐节奏感训练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方式的问题,当前的声乐节奏感训练教学方式太过死板,很多内容无法有效沟通,尤其是对声乐节奏感训练的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几乎为零,这是当前需要增加的全新声乐节奏感训练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翻转课堂的建设。翻转课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课堂的内容实现彻底的翻转,学生在课下的时间展开声乐节奏感训练的内容学习,这个阶段可以充分使用互联网等,能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而在课堂中,则让声乐节奏感训练的内容完全改变,教师充当一个解答者,为学生充分解答相应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声乐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并且能将声乐节奏感训练中一些不会的内容,开展专业的讲述,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声乐节奏感训练的教学效果。第二种是微课堂的建设。这是当前一种全新的课堂模式,主要是通过小型视频等方式来完成,教师将关于声乐节奏感训练的内容录制成小型视频,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碎片时间来完成声乐节奏感训练。这主要也是因为,声乐节奏感训练是一种习惯性的教学,学生乐感非常重要,这不是通过简单课程能完成讲述的,所以这种碎片式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声乐节奏感训练的教学。
3.2教学改革之教学内容改革,适当开发幼教特色的校本教材
从学前幼儿年龄、学习特点来看,我们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也应该融入幼儿喜欢的声乐内容,如此一来,学生才知道幼儿的兴趣爱好,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才知道如何开展声乐教学。针对此,本人认为我们教师可以适当开发符合中专学生发展、符合中专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不断提高中专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和中专学校办学理念。比如声乐教材内容的编写上,我们可以充分考虑幼儿教师的专业基本功程度、感知领悟能力和生理、心理等特点;再比如键盘教材内容编写上,则需要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目前的能力,开展差异性教学,对于有基础的学生则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对于无基础的学生,则重点放在基础教学上;再比如乐理视唱练耳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到幼师专业学生的声乐基础素质,简单实用即可,最好能把平时教学中学生容易出错的视唱或练耳内容编写进去。
3.3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声乐课教学质量
现在信息技术手段在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而且这一点已经在大量的声乐教育实践当中得到了验证。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方法,因此要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恰当选用技术手段,辅助学生声乐学习,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多媒体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除了可以为学生展现声乐艺术的魅力,给学生带来多个感官的刺激之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降低学生声乐学习和理解的难度,最终促进学生声乐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摇篮曲》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再现歌曲的意境,将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情景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搭配上这首声乐作品,让学生准确感悟和把握声乐作品塑造的形象和抒发的情感。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欣赏感受,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拓展,促进声乐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保证声乐教学质量。再如,在钢琴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数码钢琴,同时结合计算机作曲软件记录学生弹奏的音符,有效发现和弥补学生在学习与实践当中的问题,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节奏感教学是其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其主要在于学前教育专业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对于声乐的理解能力。在某些方面来看,声乐节奏感也能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于艺术方面的整体感知能力,有利于学生未来工作中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吴方.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学科的有效教学和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7).
[2]郑书超.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2).
[3]陈燕燕.如何在中专声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1(9).
[4]钮菲菲.中专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