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美好城市生活,城市更新势在必行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永亭
[导读] 摘要: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了“城市更新”的议题行动。
        张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甘肃省张掖市  734000
        摘要: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了“城市更新”的议题行动。在全面建设、发展城市形式中,城市更新的提出又迈向了新的高峰。只有坚定不移的构建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调整城市各项细节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城市经济、质量、生活。
        关键词:构建美好城市;城市更新内容;城市更新发展理念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重叠交错,整体的城市需要进行规划,基于实际的我国国情,更需要进行城市更新,于此,我们在行动,构建美好的城市生活,城市更新势在必行。深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精神以及具体实施规划,打造绿色城市、智能城市、文明城市,高质量、高发展的城市体系,并不断完善城市构造、制度体系,使居民与城市之间留有一定弹性空间,更好的推动城市更新,更快的构建美好城市生活。
        1.城市更新重大意义
        1.1顺应时代形式,为了将城市生活改变的更加美好,城市更新势在必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日新月异。为了更好的将城市的大规模发展转变成高质量、高品质的方向转变,需要进行城市更新战略。城市更新是顺应时代的趋势,是时代的发展进程必然的结果。但是诸多城市在进行更新的路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我们需要注重问题的根源,问题的出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更重要注意城市本身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与之行动,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1.2构建美好生活的济实路线
        城市更新的战略落实,是构建美好城市生活的重要依托。推行“低排放、低污染、高绿化”等城市特点,大力宣传绿色城市更新。从建筑城市转型绿色发展城市,对土地、水资源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以城市品质为核心的改造。
        1.3构建美好生活,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不断地林立高筑,对于城市发展的管理只注重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只重视了速度和规模,却忽视最基本的质量和人民幸福指数等问题。对于一些城市长期积累出来的诟病,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造成了“城市病”的突出问题。只有解决这些“城市病”和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着力补齐短板,才能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竞争力,才能让城市居民居住的更加安心、放心,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才能更加促进城市更新的推展。
        2.城市更新主要内容
        2.1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更新因地制宜。城市规划错落有致,构建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为中心的城市建筑,大城市、小城市相互组合式排列,城市规划景观优美,充分发挥各个主体优势。城市土地、交通、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不断地修建和完善。
        2.2城市生态修复
        城市更新、城市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质量为依托。应当局限在有限的生态环境质量所给予的限度内,不能再通过索取、过度开发来换其城市的发展,这样会增加城市生态环境的负担。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等生态承载度,优化、完善生态绿色网络体系,强化对自然的保护和修复。
        2.3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
        对当地的历史名胜古迹加大保护力度,对于传统的山水城要进行修复,保护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和非物质传承,活用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推进城市化建设,不拆除真遗迹,不造假古董,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建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
        2.4居住社区建设
        居民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单位,对居民社区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利民利市。开展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居住社区,对于城市更新来讲,更加利于开展。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社区的管理和社区的美好环境的治理能够发挥居民群众主体作用,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2.5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城市智能化平台,建立城市管理新起点,是加快城市更新的必要路径。对于城市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投入大量精力、物力,将城市工业化、城市智能化相融合,加快城市发展的脚步。
        2.6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对于城镇的的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预定设计合理的城市规划年限和改造计划,有序组织实施。不断健全统筹协调、居民参与、项目推进、长效管理等机制,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完善项目审批、技术标准、存量资源整合利用、财税金融土地支持等配套政策,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2.7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推动智能、人性化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和基础设施设备,将城市与绿色生态有机融合,不能保持寸土必争、寸土不让生态的特点,积极建设生态绿色天然的排洪防涝的工作,防止水土流失等劣势。科学改进城市管道、堤坝、水库等水资源区域。
        2.8完善住房制度
        诸多城市患有居民住不起房子,买不起房子的诟病。只有着力解决住房结构供给的矛盾,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多渠道、多主体供给的保障体系,才能够推动和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9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对于城市的管理水平需要进行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制度衡定,城市的治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国家的发展状况。因地制宜,提高城市治理水准,对城市的风险防控能力需要不断的强化和优化。建全和完善城市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全面疏通城市治理风险清单。对城市风险防控体系要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迅速联动等特点,对应急情况和危险状况进行快速的反应、迅速的出动、精准的治理等方面。
        3.城市更新发展理念
        3.1坚持绿色城市发展
        绿色城市发展理念是城市发展持续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建设发展中,保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与城市之间的沟通,保持生态环境质量是立足之本。积极完善城市绿色环保基础设施,加大对绿色环保的理念的宣传,才能开拓更好的城市发展。
        3.2坚持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城市是未来发展路线的必然阶段,增强智能化设备基础设施,构建智能网络平台,对于城市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对人民、对城市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带有红利。
        3.3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坚持城市的整体构建是为人民的诉求而建,为职业者、劳动者、居住者的各方面、各层次的需求而建立。城市起于人民,长于人民,更改于人民。只有着重的解决现有的城市问题和对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防,才能更好的实现城市改革,才能更好的构建美好的城市生活。坚持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坚持发展居住环境,坚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4根治城市堆积已久的“城市病”
        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必须做出对“城市病”的多重防线。因为“城市病”会影响诸多城市机能,只有详细、精准、科学、有效的建立起城市保障制度、城市规划制度、城市评估制度,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才能把城市这个偌大的且复杂的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处理,才能持续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城市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构建城市美好生活,必须进行城市更新。跟随党的脚步,根据实际城市的发展情况、经济水平、制度政策和城市居民的需求等因素进行时代的更新,城市的改革。从根本源头上对城市的诟病进行处理,才能更好的发展城市,构建城市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丁凡;伍江;上海城市更新演变及新时期的文化转向[J];住宅科技;2018年11期
        [2]何勇;有限的城市开发,无限的城市更新[J];建筑实践;2019年07期
        [3]特辑:城市更新[J];建筑实践;2019年07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